陕甘回乱期间最惊险事件:平叛名将险些被撤换,华夏大地险失西北-陕甘回变史料
陕甘回乱是同治元年至同治十二年发生在陕甘二省(当时的甘肃省包括如今的甘肃、宁夏全境和青海东北部以及新疆东南部)的一场浩劫,任武、赫明堂、白彦虎、马化龙、马占鳌、马文禄、马正和、马桂源、马本源、崔伟、马福寿等叛军首领企图割据陕甘二省,并企图将叛乱势力扩张到天山南北,建立回教国。
陕甘回乱叛军大肆屠戮陕甘二省的无辜百姓,关于陕甘回乱叛军的恶行,在陕甘二省各县县志中皆有记载。
《临潼县志》记载:1862年到1869年七年间,30余万人遇难,渭河南北无一村一人幸免。
《富平县志》记载:在1855年的时候整个县城有46579户人家,统计起来人数大约是在25万人左右,但是到了1876年的时候再次统计的结果是仅剩下28543户人家,人数也变成了12万人左右。
《三原县志》记载:陕甘回乱之前,三原县的人口在十六万人左右,在陕甘回乱被平定之后仅剩下了四万人左右。
《高陵县志》记载:高陵县在陕甘回乱之前的人口将近七万,陕甘回乱被平定后再次统计,高陵县的人口已损失了多一半。
《渭源县志》记载:屠毒生灵以数万计,满城官民皆死之。残杀一日,辄死百姓数万,血流成渠,尸积如山,伤心惨目。
《平凉县志》记载:将官死节者百余,士民死者数十万。
《华亭县志》记载:陕甘回乱导致华亭县空无一人,陕甘回乱结束后,仅有七十多个在回乱期间逃难的百姓归来。
陕甘二省各县县志对此皆有记载,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晚清的达斡尔族悍将多隆阿是第一个为平定陕甘回乱做出重大贡献的民族英雄,他为人勇猛,擅长带兵打仗,而且每战必身先士卒,是咸丰年间和同治年间的第一猛将。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基本平定了陕西境内的陕回叛军;叛军首领任武在被多隆阿打败后遭到了对他积怨已久的手下的杀害,白彦虎、崔伟、马福寿等叛军首领在被多隆阿打败后带领他们各自的残余叛军逃到了甘肃董志原,投靠了董志原叛军首领马正和;令人遗憾的是,正当多隆阿率军清理留在陕西境内的陕回叛军残余势力时,叛军偷袭了多隆阿,导致多隆阿头部受了重伤,不久因伤势过重在养伤期间殉国。
多隆阿殉国后,晚清名将、民族英雄左宗棠接替了多隆阿的重任,率领楚军(左宗棠在与曾国藩分道扬镳后组建楚军)和刘松山、刘锦棠的湘军共计八万将士开始了陕甘平叛的壮举;左宗棠先率军肃清了留在陕西境内的陕回叛军残余势力,然后率军进入甘肃,以八万兵力击溃了董志原叛军首领马正和的二十万叛军,马正和被左宗棠处死,崔伟、马福寿带领他们的叛军归顺了左宗棠,左宗棠为人心胸宽广,宽恕了这些归顺的叛军,白彦虎带领他自己的残余叛军逃往金积堡,投靠了金积堡叛军首领马化龙,赫明堂逃往河州,投靠了河州叛军首领马占鳌。
左宗棠平定了董志原的马正和叛军后,率军向金积堡进发,他以刘松山为先锋,让刘松山率领刘锦棠(刘松山的侄子)、董福祥(刘松山在率军清理陕北的陕回叛军残余势力时收降的陕北汉民武装首领)和部分湘军先行出发去攻打金积堡的马化龙叛军,左宗棠安顿好董志原的百姓后再率领楚军和另一部分湘军以及归顺的叛军出发。
刘松山率领刘锦棠、董福祥和部分湘军向金积堡进发,他是左宗棠的第一爱将,在平定陕甘回乱期间多次立下战功;刘松山率军一路进展顺利,消灭了大量金积堡叛军,收复了很多被叛军攻占的地盘,直抵马化龙的核心统治区域,马化龙自知打不过刘松山,于是便想通过使用诡计除掉他。
马化龙写了一封诈降书,派手下送到了刘松山的大营,马化龙在诈降书中表示自己和金积堡叛军愿意归顺清军,请刘松山来他的大营接受他和金积堡叛军的投降;刘松山对这封诈降书没有怀疑,打算带领少量湘军将士前往马化龙的大营,刘锦棠、董福祥劝刘松山不要去,以免中了马化龙的诡计,但是刘松山执意要去,没有听从刘锦棠、董福祥的劝告。
刘松山带领少量湘军将士来到马化龙的大营后,中了金积堡叛军的埋伏,刘松山措手不及,被金积堡叛军杀害,他带来接受马化龙和金积堡叛军“投降”的那些湘军将士全部遇害。
左宗棠安顿好董志原的百姓后率军来到金积堡,他在听说刘松山被叛军杀害的消息后悲痛欲绝,深感痛失一臂,由于刘松山在湘军中的威望非常高,而且他又是左宗棠的第一爱将,因此他的死给左宗棠造成了重大打击;左宗棠将刘松山被叛军杀害的消息上奏给了慈禧,慈禧大惊,将这个消息告知了李鸿章等大臣。
李鸿章听说刘松山被叛军杀害之后,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他便劝慈禧召回左宗棠,让左宗棠停止陕甘平叛,李鸿章认为陕甘二省、天山南北等西北地区虽然土地广阔,但他觉得这些土地对于华夏大地来说可有可无,李鸿章此时忘记了陕甘二省都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更不懂得天山南北对于华夏大地的重要性。
李鸿章打算放弃西北,但是慈禧并不想放弃西北,于是慈禧便打算下旨命令左宗棠把楚军和湘军的将士留在甘肃,让他自己主动请辞回京,然后派李鸿章接替左宗棠,率领楚军和湘军平叛。
慈禧于是下旨让左宗棠主动请辞回京,左宗棠不肯接受,表示他如果不成功平定陕甘回乱叛军的话誓不回京,慈禧知道左宗棠陕甘平叛的决心非常坚定后,便打消了派李鸿章接替左宗棠陕甘平叛的想法;如果慈禧真的派李鸿章去平定陕甘回乱叛军的话,那么楚军、湘军的平叛成果会被全部毁掉,使陕甘回乱叛军的势力变的更加壮大,此时已经被左宗棠率领楚军、湘军收复的陕西全境和甘肃董志原全境以及金积堡部分地区会重新被叛军占据;以李鸿章对陕甘回乱叛军的妥协态度和对西北的不重视,整个西北都将岌岌可危,这一事件成为了陕甘回乱期间最惊险的事件,险些导致华夏大地失去西北大片土地。
左宗棠没有接受慈禧让他主动请辞的命令,下定了彻底剿灭金积堡叛军,一个叛军士兵不留,为刘松山报仇雪恨的决心,于是左宗棠便率军猛攻金积堡叛军,消灭了马化龙的核心统治区域的绝大部分叛军,马化龙和他的残余叛军被左宗棠大军围困。
马化龙企图故技重施,想再次使用诈降计,达到杀害左宗棠的目的,他亲自来到左宗棠的大营,表示愿意归顺,请左宗棠到他的大营接受金积堡叛军残部的投降;左宗棠识破了马化龙的诡计,让刘锦棠将马化龙捉拿,然后率军剿灭了金积堡叛军残部,马化龙最终落得被凌迟处死的下场;白彦虎侥幸带领他自己的残余叛军逃往西宁,投靠了西宁叛军首领马桂源和马本源。
后来,左宗棠相继平定了河州的马占鳌叛军和西宁的马桂源、马本源叛军,河州的叛军首领马占鳌主动归顺了左宗棠,并将被多隆阿打败后逃到河州投靠他的赫明堂交给了左宗棠;左宗棠宽恕了马占鳌,下令将赫明堂处死,河州的叛军因马占鳌的主动归顺得以保全,后来逐渐发展为割据甘肃、宁夏、青海数十年的西北三马割据势力;西宁的叛军首领马桂源、马本源被左宗棠下令押解到兰州处斩,白彦虎再次侥幸带领他自己的残余叛军逃跑,这一次他逃往南疆,投靠了当时已经占据天山南北广阔土地的中亚浩罕汗国“屠夫”阿古柏。
左宗棠平定了西宁的马桂源、马本源叛军后,向肃州进发,迎来了陕甘平叛的决战,肃州的叛军首领马文禄带领肃州叛军与左宗棠大军交战,肃州叛军被左宗棠大军打的损失惨重,马文禄深感畏惧,于是便带领残余叛军退入肃州城内,再也不敢出城与左宗棠大军交战了。
《平定关陇纪略》记载:左宗棠见强攻难以奏效,便让降回首领崔伟、马福寿等骑马环城呼喊:“马文禄速降”,想劝降马文禄。在清军一年多的围困之下,肃州城内粮草已尽,叛军只得宰骡马充饥。
肃州城内的骡马被叛军吃光后,马文禄已经走投无路,于是便出城归顺了左宗棠,左宗棠入城查看城内情况,发现了大量新打造的军械,左宗棠为了避免肃州叛军日后再次反叛,于是便下令将肃州的叛军首领马文禄和他手下的残余叛军全部处死。
左宗棠平定肃州的马文禄叛军后,标志着陕甘回乱的结束,左宗棠成功完成了陕甘平叛的壮举,为了完成这一壮举,左宗棠总共用了十年时间,付出了二十多位平叛将领战死的代价。
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后,回京驳斥了李鸿章等主张放弃天山南北广阔土地的大臣,他据理力争,称如果天山南北不保,沙俄将以天山南北为跳板侵吞甘肃和蒙古,英国将趁机从英属印度北上侵吞藏地,那么与天山南北毗连的甘肃、蒙古、藏地都将沦为列强的地盘,终于说服了大部分原本主张放弃天山南北广阔土地的大臣;紧接着,左宗棠又竭尽全力的劝说慈禧同意他西征复国土的主张,终于说服了慈禧。
左宗棠率领刘锦棠、董福祥等将士再次踏上了西征的征程,他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作战方针,共计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先收复了北疆各地,然后进入南疆,收复了南疆的多个重要城池;阿古柏自知大势已去,而他的祖国中亚浩罕汗国此时已经被沙俄吞并了,阿古柏走投无路,于是便在库尔勒服毒自尽了;不久,左宗棠率军肃清了已经服毒自尽的阿古柏的残余势力,收复了南疆全境,至此,左宗棠成功完成了收复天山南北广阔土地的壮举。
左宗棠收复天山南北广阔土地后,白彦虎带领他自己的残余叛军逃往中亚,投靠了当时已经吞并了中亚各国的沙俄;白彦虎投靠沙俄后,慈禧曾多次要求沙俄交出白彦虎,但自然遭到了沙俄的拒绝,白彦虎和他的残余叛军的后代就是如今中亚的东干人,分布在如今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左宗棠先后平定陕甘回乱、收复天山南北,为华夏大地保住了西北的大片土地,将陕甘二省和天山南北的广阔土地永远牢牢的留在了华夏版图之内,堪称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另外,跟随左宗棠一起西征平定陕甘回乱和收复天山南北的刘锦棠、董福祥等将士以及为平定陕甘回乱献出生命的多隆阿、刘松山等将士也都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我是品读历史与名著,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品读历史与名著,每天在今日头条创作精彩的历史与名著方面的文章,品读历史与名著,每天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