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泰山梅花有关的故事和美味(与泰山相关的故事传说有什么作用)
小寒过后,如遇下雪,我必去的地方就是泰山脚下东麓的王母池。王母池乃一尼姑庵,正殿前面有两株有400年树龄的黄梅(腊梅),前些年每年腊梅开放始,我和弟弟如约而至。
走进王母池只见香烟缭绕,走近黄梅,一股清香扑鼻。“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这是古人对梅花极具生动写照。
王安石的五言绝句,写梅花,实际是在写情,借梅抒意。把梅花的香远益清描述为暗香,寓意坚忍不拔、守正刚直的美好人品。
梅花属蜡梅科,是长年生落叶丛生灌木。黄梅不多见,她有8个瓣,里面有一层赭色的好似底座的“托”,花型不大,满枝挂满花蕾,每年春节前盛开。
我对泰山黄梅情有独钟,记得40年前,学校布置写一篇散文,我就跑到泰山王母池和普照寺采访过黄梅,回来写出所谓的散文《寻春访梅散记》。
特别提到寻访泰山西麓上世纪30年代冯玉祥将军隐居的普照寺,亲手栽植的黄梅,以梅咏志,呼吁海峡两岸统一,记得当年泰安一中张奇真老师评语是寓意深刻,联想丰富,同时提出要提高驾驭文字能力的希望。
我喜欢梅花的品格,刚直、自我、傲立世间,不乏热情豪放、秀内惠外,是君子的风范,是高洁不畏权贵和浮云的化身。
这正是当今社会需要倡导的做人、做事的品质品德,默默坚强,冰清玉洁,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丧失做人的本分和原则。
春节期间,我看宋人林洪的《山家清供》,对梅花入馔有了新认识,也就是用梅花做美食。“剥白梅肉少许,浸雪水,以梅花酿酝之。露一宿,取出,蜜渍之。可荐酒。较之扫雪烹茶,风味不殊之”。
梅肉用雪水浸泡,再用梅花来发酵,在露天放上一晚,取出来用蜜泡一泡,就是一道“蜜渍梅花”的小菜,可以用来下酒。
还有一道“梅粥”,捡起地上的梅花,洗干净,用雪水加上白米煮粥,等到米熟把梅花倒进去,一起煮一会,就是冬天的一道美味。
书中还介绍一道“汤绽梅”,十月用竹刀把梅花的花苞采摘下来,蘸上蜡,放在蜜缸里保存,等到来年夏天,放在有热水的杯子里,梅花就会盛开,这就是一种花茶。
以上梅花的三种美味,其实是一种品鉴的过程,四季轮回的过程,不在于吃吃喝喝,而是一种体验体会,其实美食美味就是获取美的过程,这就是美食的传奇,和对人对自然的态度。
试想踏雪品看着梅花,若再就着梅花美馔,那是何等的清雅高格。
(孙晓明)
作者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食经济学会理事
通联地址:山东省泰安市粮食服务中心(泰安市东岳大街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