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一个蹩脚的哲学家?(施一公的研究成果)
在一次演讲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说,我们不可能知道我们生存的世界,这个世界甚至根本不存在。理由是,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手段不是客观的。
为什么不是客观的呢?他说,因为我们认知世界的手段,是依赖感官,如触觉,听觉或视觉。而人的感官是有限的。比如,我们感觉不到暗物质。施一公说,就在他演讲的此时此刻,有成吨的暗物质在穿过听众的身体。他告诉各位听众,暗物质没有强相互作用。

在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施一公的演讲就从科学普及跳到哲学。他明确地说: 我们看到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主观世界。
这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哲学语言了。他彻底否定人类感官的认知。但非常不幸,做出这样的判断,施一公借助的恰恰是主观判断,而不是科学的,依据实验的客观事实。
在他提醒我们不要被主观意识忽悠的时候,他自己恰恰借用了主观判断。难道这不是一个巨大的逻辑漏洞?
既然科学家无法证明暗物质的存在和测量,那么施一公凭什么否定我们现有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