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乾隆后宫中的蒙古宠妃,在乾隆做太上皇的时候,被封为皇贵妃(乾隆屠杀蒙古)
在乾隆的后宫中,总是会出现无数的后宫轶事。很多人一这个庞大的后宫为背景,创作出了许多的故事,在不同人的故事中,这后宫的角色好坏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去年大火的两部宫斗剧中,蒙古来的妃子颖妃巴林氏在这两部作品中的立场就不同。
一个是说,这是一个看不惯令妃的人,即便是领养了令妃的女儿也还是站在了打倒令妃的那一面上。而另一个则是说,她最看得惯的就是令妃,所以和令妃的关系很好,更是抚养了令妃的另一个儿子。但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其实,在剧中的那位蒙古来的贵妃,是真的很有头有脸的。他是蒙古族人,也是蒙古镶红旗的人,更是讷亲的女儿。可以说,这样一个身份出来的女儿自然不会是一个平凡之人,这一点,在她的晋升之路上,我们似乎就可以看得出来。她当真是一个妙龄女子了,比乾隆小了二十岁,却依旧是不得不入宫。
在乾隆登基之后的第十年,这位颖妃进宫。最开始,初入后宫的她被封为常在,之后的第三年,第六年,逐渐从一个常在被封为贵人,再到后来的颖嫔。可以说,在妃位的晋级之路上,颖妃是走的非常顺利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她一定是很得乾隆看重的,否则,她也不会抚养到令妃的儿子,也就是后来嘉庆帝的亲弟弟永璘。
她还算是一位长寿的妃子,她在后宫中一直活到了乾隆退位,看着嘉庆做了皇帝。在乾隆第三年做太上皇的时候,她已经是七十岁了。这个时候,乾隆才封了她为皇贵妃。在乾隆册封她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年近七旬,应宏阶之递进,兹特晋封为贵妃”。我们可以知道,到了那个时候,真正册封她的其实不是多好看,也不是多得宠爱,而是她活到了那个时候。
最后,在嘉庆做皇帝的第五年,她以七十岁的高龄去世了。在清朝的记载中,我们其实很难看到关于颖妃更多的内容,但是,我们不凡来猜测一下,那就是颖妃为何能够如此长久的待在宫中。我想,她的身世应该可以算作是她的一种加持吧。当然,除此之外,大概就是她深谙宫中生活的道理,不仅仅是有了养子,还与当时得宠的令妃有了瓜葛,你说说,这样的颖妃,是不是值得一个善终呢?
这位从蒙古而来的皇后,也最终是赢得了另一种胜利,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