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被执行死刑,究其真相竟是……》(张扣扣枪毙了吗)
1996年因为宅基地纠纷,邻居王正军当着张扣扣的面将其母砸死。
2018年2月15日,张扣扣为母复仇将王正军等三人杀死。
张扣扣于2019年7月17日被执行死刑。
张扣扣事件公布后,引网友热议,在道德上得到网友同情,但法不容情。
张扣扣为何会为母复仇,走向极端化,究其原因之一,其母在1996年被棍棒打死,当事人王正军没有受到严格的法律制裁,而是钻了法律的空子,说明了中国90年代的法治不健全、不完善,使得人权得不到伸张正义,恶化了当时作为孩子张扣扣的心灵。
再者当事人王正军没有人性道德,杀了人,还理直气壮,本应向死者家属赔礼道歉,平和他们的心理,否则也不会为张扣扣要为母复仇埋下深深的仇恨,进一步践踏了张扣扣内心的那根底线。
这场悲剧启示是,法治是我们这个社会唯一的安全出口,我们的社会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让司法变得可触及、可信赖、可依靠。
我认为张扣扣走向极端化最大的因素是其母死后张扣扣缺乏教育引导。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得知他有很强的恋母情结,母亲不在了,一直得不到爱的感受,感受不到安全感,父亲对他管束严格,没有温存感,致使张扣扣心理一直得不到平衡。
正是这种不平衡,张扣扣走向社会后,处处不顺心,出现了情绪裂痕,却得不到社会的任何帮助,反而受到强烈的压迫,忽视他的存在,致使他早已受到创痛的内心再度火山爆发,爆发后又没有有效途径进行释放,唯一选择就是找人复仇。
张扣扣后期的成长,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正确引导非常的重要,尤其是母亲的角色是主导,对孩子一生影响深远。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儿失去了根。张扣扣失去了母爱,他的心灵已被扭曲。
弗洛伊德曾说过:“那些发生于童年时期的疾病是最严重、也是最难治愈的。”
意思是说,成年人的生活模式实际上很早就被确定下来了。
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教育,缺其一,都会扭曲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融合的产物,但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所以作为父母的成年人要重视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