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千古征人诗,唯美成绝唱(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意思)
#头条创作挑战赛##创作达人挑战赛##夏日生活打卡季##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小雅·采薇》
【注释
薇:豆科野豌豆属,学名救荒野豌豆,大巢菜。种子、茎、叶可食。作:指薇菜刚冒出地面。止、曰:句中、句末助词,无实意。莫:通“暮”,指年末。靡(mǐ)室靡家:靡,无。室,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不遑(huáng):不暇。遑,闲暇。启居(处):跪、坐,指在家休整。猃(xiǎn)狁(yǔn):古少数民族名。柔:柔嫩。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聘(pìn):问候的音信。阳:农历十月,俗称小阳春季节。盬(gǔ):止息,了结。孔:甚,很。疚:病,苦痛。常:常棣(棠棣)。路:高大的战车。斯,语助词,无实义。
君子:指将帅。小人:指士兵。戎(róng):兵车。牡(mǔ):雄马。业业:高大的样子。骙(kuí):雄强,威武。骙骙指兵马强壮。腓(féi):庇护,掩护。翼翼:整齐的样子。象弭(mǐ),以象牙装饰的弓。鱼服,鲨鱼皮制的箭袋。日戒:日日警惕戒备。棘(jí):急。孔棘,很紧急。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思:语助词。 雨: 下雨。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迟迟:迟缓的样子。往:当初从军。】

微雨直译:
采呀采薇菜,薇苗初萌发。说是要回家,年末成空话。无室也无家,为和猃狁打。 无止又无休,为和猃狁打。
采呀采薇菜,薇苗多柔嫩。说是要回家,心中多忧闷。忧心真如焚,饥渴实难忍。戍地不固定,家人难带信。
采呀采薇菜,薇苗都老硬。说是要回家,转眼十月春。征役无休止,何时能安身。心中多痛苦,至今难返程。
那是什么花?原是棠棣花。那是什么车?将帅乘着它。兵车已驾起,四马高又大。哪里敢住下?一月三开拔。
驾着四雄马,四马强又壮。将帅坐车上,士兵也遮挡。四马多齐整,象弓鲨鱼囊。岂不日戒备,猃狁军情急。
回想出征时,杨柳丝依依。如今归途中,雨雪纷纷飞。道路多泥泞,饥渴又劳累。我心多伤悲,哀痛谁体会!

《采薇》是一首战争史诗般美丽伤感的诗歌。周懿王在位时,周王室已经式微,戎狄趁机屡犯中原,周人被迫出兵反抗,无数平民百姓应征入伍,抛家别舍一去数年,没有归期。作为出征将士的诗人深谙其苦,归途中写下这首歌,形象地展现出出征将士的饥饿劳累的生活和他们思念故土,渴望早日回家的急切心情。

全诗六章,根据诗意可分为三部分内容。前三章为第一部分,描写出征将士解甲归田,饥寒交迫,贫困交加,被迫采薇充饥的情形。“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柔、刚)止。”采呀采薇菜,薇菜刚发芽(多鲜嫩,已发硬)。

同是采薇菜,三章展现的季节却并不相同。可以看出,随着薇菜茎叶变老变硬,季节也从春逐渐过渡到了秋冬。“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心亦忧止、岁亦阳止)。”天天说着回家回家,从年初说到年终,一年都过去了,心也越来越忧愁烦闷了,转眼间十月间都到了,还是没能回家。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将士们忍饥挨饿,有家不能归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第一章后面四句,两问两答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因为猃狁入侵,举国上下,被迫抛家别舍,奋起抵御。战争未结束,谁也不敢回家陪伴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没机会回家,自然忧心难过。“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人在征途,每日忧心如焚,饥渴难耐,可宿营地不停变换,连个音讯也无法带给家人。战事紧张,没有一刻消停的时候。“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战争不结束,根本不可能安顿下来,稍加歇息。我心忧愁不堪,亲人们,实在回不去呀!

第一部分一唱三叹,直抒其意,站在征人的角度沉痛描写战争对将士们家庭及生活的影响,尽情述说征人有家不能归的慨叹和痛苦。

第二部分为第四、五章。作者将个人厌战情绪升华开来,话锋一转,第四章开始饱蘸浓墨深情描写行军途中的风景,勾起将士们掩藏在心底的思乡情绪。第五章则尽情渲染战场上兵车粼粼,战马萧萧的战争的宏大场面。

四章开篇就让人惊艳:“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在一片烟尘蔽天的道路尽头,一树金黄灿烂的花朵,吸引了士兵们疲惫不堪的眼睛。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呀?原来是一株开满鲜花的棠棣树!棠棣花开繁密,结实累累,古人称之为兄弟树。

这棵属于亲情的树,瞬间点燃了将士们心中久违的故园情,越发思念家中的父母兄弟。那灿烂鲜艳的棠棣花,是凄风苦雨的征战生涯的一抹亮色,是照进士兵心底的一缕久违的温暖亲情。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看那威风凛凛的兵车,原来是将帅乘坐在上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兵车奔驰在路上,四匹雄马看起来多强壮。“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哪里有空停下来歇歇呀,一月之内连连打赢三场胜仗。金戈铁马,烽火连天不息,后面不知还有多少场硬仗要打呢!

第五章再次将镜头聚焦在马车上“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四匹马拉车多么雄壮,风驰电掣疾驰在路上。“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马车既是将帅的坐骑,士兵们也紧随其后靠它遮挡剑影刀光。

诗人不吝笔墨地细细勾勒车马装备的精良程度,说明战争准备充分,胜利势在必得:“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四匹马步履整齐划一,弓箭镶着象骨,箭囊蒙着鲨鱼皮,所有装备都是那么精良,将帅们出征势不可挡。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为什么要天天戒备,不敢丝毫放松?因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猃狁军情实在危急呀!

诗的末章为第三部分。作者将思绪从对金戈铁马的战场的回忆,拉回到凄冷冰凉的现实中来。诗歌格调由第二部分的描写古战场的慷慨激昂、苍凉豪壮,转而变得凄美缠绵又哀婉动人。

作者用深情动人的笔触,成就了这句传诵千年的经典:“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回忆部队出发时,还是莺飞蝶舞、杨柳依依的春天,父母妻儿,倚门相送,笑语晏晏。如今战场归来,早已不知过了几个寒冬了!任那雨雪霏霏,拍打在饱经沧桑的面上。“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路途迢遥,忍饥挨饿,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回到家乡。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家中亲人还在吗,如今自己孤身一人,今夜要宿在何处呢?想一想就多么悲伤啊!老兵凄凉落寞的悲惨现状,千百年来,让多少诗人为之动容,为之叹息,并唏嘘不已?

《采薇》是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佳作。全诗格调铿锵,叙事婉转动人,用词清新唯美,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被公认为诗经中最清新唯美的句子,没有之一。后世读书人多用“采薇”二字表达自己愿意早日归隐田园,安享清贫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