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构自防水?结构自防水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结构自防水)
原标题:什么是结构自防水?结构自防水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结构自防水?
防水是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施工、材料、管理和维护诸方面。在地下工程、屋面工程和水工结构等规范中,都作了严格规定。总的来说,分建筑防水与结构防水,或者二者的结合。
建筑防水是指附加在结构外围的外防水层;结构防水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本体防水。结构自防水是以调整结构混凝土的配合比或掺外加剂的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抗渗性、抗蚀性,满足设计对地下建筑的抗渗要求,达到防水的目的。
现浇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现浇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以混凝土结构为防水主体,可变形部位采用柔性密封的一种防水形式。按结构自防水设计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地下室、现浇混凝土水池、小面积混凝土结构屋面等,利用混凝土结构兼作防水层,成为不依赖于外设防水层的防水体系。如果仅对混凝土性能提出防水要求而未针对结构提出抗裂防水要求,不应视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混凝土仅作为防水材料的一种防水形式。
⑴ 现浇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两种形式
整体结构自防水:地下建筑工程的现浇混凝土地下室、现浇屋面工程、现浇混凝土的蓄水类构筑物等,整体按结构自防水体系进行防水设计,成为无外设防水层的整体结构自防水。
部分结构自防水:建筑地下工程中,因受环境或工程地质限制,侧墙或底板无法设置外设防水层时,该部位或区段的混凝土结构可通过提高结构刚度抗裂设计,达到结构自防水的效果。
⑵ 现浇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5大要素
① 结构受力裂缝控制要素
--混凝土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减少因结构受力后出现的结构性开裂;
② 混凝土抗渗要素
--混凝土抗渗性能达到工程抗渗要求;
③ 混凝土抗裂要素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开裂性能或微裂缝自愈功能;
④ 位移部位柔性密封要素
--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对允许变形部位进行防水处理;
⑤ 混凝土缺陷修复要素
--采用化学灌浆或砂浆修补等方法,修复混凝土结构局部缺陷。
6 混凝土结构受力状态裂缝控制
结构自防水是利用主体结构自身进行挡水的一种防水体系,结构受力后的抗开裂性能(刚度)是保证整个体系不渗漏的关键之一。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规定,结构构件正截面的受力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
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
注:表中类别划分条件仅列举了与地下工程相关的部分内容。
总结
任何防水材料、防水体系都有其优点、缺点和适用性,如果有一种防水材料或防水体系适用于任何工程,其他材料和体系就会自然淘汰。我们应该客观、科学地对待防水材料和防水工程运用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防水工程应科学地引入结构自防水体系
在混凝土中添加各种外加剂,包括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提高了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能,对混凝土微裂缝有一定封闭修复作用。仅采取增加混凝土防水性能的措施,没有从结构受力角度减少裂缝开展,并结合柔性密封防水的方法,不应称为“结构自防水体系”。
结构自防水是由结构抗裂+混凝土材料抗渗抗裂+柔性密封的体系,应视为独立的防水功能。虽然结构成本较高,在耐久性要求较高和特殊的防水工程中可以独立使用或与柔性防水层结合使用。特别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可视为一道高质量的防水措施,采用结构自防体系的防水工程,其各防水等级的设防要求建议在现有规范基础上进行补充。
地下防水工程防水等级与设防措施
发挥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的互补作用
柔性防水层是解决刚性防水容易出现裂缝渗漏的最经济方案,刚性防水除了在特定部位可以独立发挥防水作用外,在地下防水工程和其他防水工程中可以与柔性防水层相互弥补缺陷,共同发挥作用。目前地下防水工程中,采用柔性防水的工程和采用仅添加外加剂的“结构自防水”工程都存在渗漏水现象,大多数工程经堵漏修复后才能达到验收标准,这不是正常现象。无论采用哪种防水体系,都需要十分重视施工对防水工程质量的影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