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强还是张士诚强?(陈友谅强还是张士诚强啊)
以朱元璋为参照系的话,陈友谅应该是比张士诚强一点,毕竟在鄱阳湖朱元璋差点被陈友谅干死,
而张士诚从来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
比如说,一个诸暨城,张士诚打了五次都没打下来。
朱元璋和张士诚争夺的主要据点有两个。
第一个是诸暨。
公元1359年的一月,朱元璋手下大将胡大海攻克了诸暨。这是第一次诸暨战争。
这样一来,张士诚治下的杭州城就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护卫杭州,张士诚决定收复诸暨。这一年的六月份,张士诚派手下大将吕珍攻打诸暨。吕珍想要用水攻的方式攻城,结果没想到水道被胡大海占领,成为了水攻的受害方。吕珍无奈,只能率兵退去。这是第二次诸暨战争。
公元1360年,张士诚再攻诸暨,还是无功而返。这是第三次诸暨战争。
公元1362年3月,张士诚让自己的弟弟张士信带领三万人马进攻诸暨。这个时候诸暨的守将已经换成了谢再兴,谢再兴指挥军队坚守城池二十九天,挡住了张士信军队的进攻。张士信一看急了,就增加军队继续猛攻。这个时候正好李文忠的部将胡德济带领援军赶来支援,这个胡德济来了以后不仅打仗,还带头嚷嚷,说大家不要着急,徐达徐大将军带着人马马上就到了。张士信一听就慌了神了,立马掉头就跑,被谢再兴和胡德济一阵追杀,张士信大败而归。这是第四次诸暨战争。
公元1363年9月份,张士诚又来了,这次派出的将领是李伯昇。虽然换了将,但效果是一样的,还是只能灰溜溜的回去。这是第五次诸暨战争。
公元1365年2月,屡战屡败,屡败屡不服的张士诚又让自己的弟弟张士信来了。张士信这次很有信心,因为他带了二十万人,他想着光凭人数优势也足以踏平诸暨城。但很不凑巧的是,这个时候在诸暨的是李文忠,赫赫有名的大将,对付张士信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于是张士信再败。这是第六次诸暨战争。
以上就是围绕诸暨的六次战争,充分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朱元璋实力真的比陈友谅强,全方面的强。朱元璋打诸暨,一下子就打下来了,张士诚打诸暨,打了五下子也没有打下来。
第二、张士诚是个死心眼。你一次打不下来、两次打不下来,还可以再试一次,但是你五次打不下来,你就不能换个思路啊!就不能从别的地方找找突破口啊!他偏不,认准了就往死里打,一个小小的诸暨硬是打了六七年。
围绕着诸暨的战争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那是在第四次诸暨战争之后,在诸暨保卫战中表现突出的谢再兴突然叛变了朱元璋,投降了张士诚。这让朱元璋很震惊,也很伤心。
谢再兴是朱元璋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就跟随他的人之一,应该算是朱元璋的嫡系了。更重要的是,朱文正娶了谢再兴的女儿为妻,也就是朱文正的岳父,论起来朱元璋和谢再兴还是亲家。后来朱元璋又作主将谢再兴的二女儿嫁给了徐达。徐达和朱元璋的关系就不用说了,不仅是发小,光屁股的朋友,还是一起创业的战友,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铁。
就这样的关系,谢再兴为什么还要反叛呢?
首先就是他的二女儿嫁给徐达这件事,虽然这是件好事,但是谢再兴很不高兴。因为朱元璋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他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是皆大欢喜的事,因此根本没有和谢再兴商量,就直接做主了。这就有点太霸道了,你虽然是大领导,但是女儿毕竟是人家谢再兴的,你最起码得跟人家打个招呼,就这样不声不响的就把人家的女儿给嫁出去了,确实有点过分了。
还有一件事就是谢再兴的部下犯了错误。谢再兴手下有两个小头目,可能是手头钱不太够用,于是就倒卖起了管制物资。其实倒卖管制物资这在当时也不算是什么大事,但麻烦的是这两个人胆子有点太大了,他们居然把生意做到了张士诚的管区上去了。朱元璋知道了以后可不得了了,如果只是因为缺钱想多弄点钱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你跑到张士诚的地盘上,这个可是有通敌嫌疑的。
朱元璋抓到这两个人就把他们给砍了,砍了还不算,又把这两个人的人头挂到了谢再兴的大堂上。谢再兴看到朱元璋这么对待自己,心里就开始有意见了。
正好碰上朱元璋下令各地的守将回应天参加军事会议。会议期间,谢再兴仗着自己的军功和身份就发了些牢骚,这又加剧了朱元璋的不满。
没想到在谢再兴返回诸暨驻地之后,朱元璋紧接着就派了一个人来接替他的职位。派来的人叫做李梦庚,他做了诸暨的主将,而谢再兴被降为副将。
谢再兴一下子就火了,破口大骂:“好你个朱重八,你是什么玩意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大家伙一样都是穷苦孩子出身,跟着你干也是看得起你,你倒好,还真把自己当领导了。我的女儿,你说给我嫁出去就给我嫁出去了,我这个当爹的,你连个招呼都不打。现在又派个人来管着我,什么意思,当我好欺负是不是!”
骂完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李梦庚绑了,连夜就投降张士诚去了。
投降了的谢再兴转过头来就帮助张士诚攻打朱元璋,这简直把朱元璋给气炸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儿女亲家啊,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非要闹到这种地步啊?朱元璋是怎么也想不明白。
从这件事情以后,朱元璋对于部下的猜忌就愈发严重起来。包括后来处理朱文正的事情,有人告发说是朱文正可能暗通张士诚,朱元璋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直接就相信了,不能不说其中可能也有谢再兴的影子在里头。
至于谢再兴,后来在与朱元璋交战的过程中被朱元璋抓住了,这个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直接砍了了事。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永读历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