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为什么可以不假思索的写出来?明明觉得没思考,行云流水的写出来。数学(逻辑),百思不得其解?(文字不能表达怎么形容的句子)
不知道我们是否写过任务驱动型作文(议论文),正常来说,我们应该是举例论证,然后提出论点(顺序可能有颠倒),总分总。
但是,我们有些人可能不太一样,会直接写出来,不用列大纲。
就像吃棒棒糖,我们小时候吃棒棒糖,第一次吃的时候,看着这东西好奇怪,但是还是莫名其妙的想尝试一下,结果好像就是无师自通,用舌头舔,用嘴巴咬住,然后无聊的人可能进进出出,但是不得不说味道好吃。
面对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总会有两极分化,一个极度容易(可能带有问题),一个极度困难(可能没有问题),但是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有何问题。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争取拿一点,毕竟一个好东西可不是只有我们想要得到,但是不得不说这就是新事物的吸引力,就像黑洞,美丽而深邃,可是却又沉沦,无法自拔。
文字答案,比如雪融化是什么?
答案很多,可以是春天,也可以是一片世界,更可以是你想变的任何东西。
可是,如果是数学思考,那么我觉得其实也就是理性思考,那么它就可以变为水,然后水是由什么组成。
一个趋近于真理,一个趋近于浪漫。
文字是跳动的精灵,如梦似幻的快乐。
数字是谨慎的科目,墨守成规的痛苦。(对我来说)
而对于大多数文科生来说,数学是梦魇。
对于大多数理科生来说,数学是快乐。
同样一个问题
ABCDEFG是什么?
文科生可以回答
A boy can do everything for a.girl(一个男孩子可以为女孩子做任何事)
理科生可以回答
( } (其实也就是从无,到有)
我们有想过 问世界情为何物,但是也想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可是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一件事,没有一个东西的存在是不必然的,一个东西的诞生一定有它的意义,存在即真知。
数学可能是固步自封(自我看来),因为对数学可以说比较迷,看不懂,就像我们英语不好,明明认识字母,可是当字母组合起来,我们是真的看不懂啥意思,但是不得不说,这就是文字的博大精深。
一个小小的谐音可以延伸出无限的可能,而对于数学好的(也就是理科好的来说),可能创造无限的不可能,比如1+1=2?
我也不知道在说啥,说的一脸懵,但是这个问题,就是觉得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