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交底后,不到24小时,菲律宾寻求对话,马科斯弄懂中方的意思(菲律宾谈中国)
中方就仁爱礁问题向菲律宾交了底,不到24小时,菲律宾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开始寻求与中方的对话。由此可见,马科斯已经弄懂中方的意思了。中方是如何交底的?菲律宾态度转变释放了什么信号?
8月22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透露,中方和东盟已经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就“南海行为准则”重启谈判,从中国和东盟就这项行为准则达成一致以来,这还是首次对其进行磋商。据悉,此次磋商将持续3天,与会各国的外交官都将参与对话。
据报道,在磋商期间,黄溪连大使对刚被任命为中国特使的菲律宾前外交部长洛钦表示欢迎,并呼吁菲律宾和中方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然而,菲律宾在磋商期间展现出来的态度却耐人寻味。
菲律宾参议员伊米·马科斯表示,和中国对话,解决海上争端是有必要的,但她宣称,此次磋商,应“妥善记下所有会议记录”。她强调,菲方应向所谓的“中立的第三方”提供确切的会议记录,以便留下证据,证明菲方的“努力”和中国的回应。
此前,中方要求菲方遵守承诺,将非法“坐滩”在仁爱礁的老旧军舰拖走,但菲方却出尔反尔,并宣称“从未许下过相关承诺”。而伊米·马科斯的提议,无疑是在暗示中方在“弄虚作假”。但伊米·马科斯并没有对所谓的“中立的第三方”作出更详细的解释。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磋商会谈举行当天,菲律宾在未经过中方允许的情况下,再度擅自派出了2艘运补船和2艘海警船闯进仁爱礁附近海域,被中方有效规制。对此,中国海警局明确表示,中国对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坚决反对菲律宾有关方面借运补之机向非法“坐滩”军舰运送违规建材。
此外,中国海警局还表示,中国海警将依法在中国管辖海域“持续开展维权执法活动”。这说明,中国将加大对仁爱礁的巡逻力度,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如果菲律宾胆敢再次擅闯仁爱礁海域,必将受到中方的反制。
此前,中国海警局向菲律宾发出警告称,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由此可见,中方的立场是明确且坚定的。中国海警局还给菲方指了条明路,呼吁菲方接受中方建议,通过商谈,探讨管控仁爱礁局势的具体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冲突,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局势。就连黄溪连大使也表示,中方愿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加快达成"有效且实质性"的“南海行为准则”。
在中方就南海问题交了底后,不到24小时,菲律宾外交部就寻求与华对话。22日,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为了防止再次出现类似上次的仁爱礁事件,菲律宾致力于早日达成"有效且实质性"的“南海行为准则”,在这一点上,菲律宾和中方一样。菲方表示,希望所有参与者都能坐在谈判桌前,创造一个正面的有利的谈判环境。
菲律宾态度开始转变,由此可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已经弄懂了中方的意思。事实上,如果南海局势生变,不仅会对中菲之间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会对整个亚太的安全格局产生连锁反应。南海局势复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到万不得已,周边各国都不可能掀桌。利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更符合地区国家利益的做法。
南海问题并非最近才存在的,而是持续了几十年了,在对待相关问题上,地区国家应该更加审慎,不要掉入域外国家预设的陷阱之中。此次“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就是一个很好的表达诉求,管控分歧的机会,相信地区各国有足够的能力以及智慧,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