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于北京闹市的18岁河南少年,火车为其改道,一半骨灰放入八宝山(18岁河南小伙葬于北京闹市)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当中的英雄人物保护得很好,当然,人民也会记得英雄们对自己的好,这种精神历代传承,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在新中国成立前,无数仁人志士捐躯赴国难,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让人民终于挺直腰杆做了国家的主人。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亦有无数英雄儿女舍己为人,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如雷锋,如焦裕禄,如罗阳。而今天我们就要去了解这样一位少年英雄,年仅18岁的他牺牲在铁轨旁,在他死后为了不打扰英雄,火车也绕行此地,他是谁?

这位少年英雄名字叫做孟凡章。孟凡章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不仅对抗日英雄们的英勇事迹着迷,还特别喜欢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尤其是那句“为人民服务”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这句话不仅在他心里牢记,在生活中也体现出来。
平日里他总是主动帮助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虽然那时他还在念书,但是课后只要有空他就会去奉献爱心,有一次他家邻居大妈在半夜突发重症急需去医院,小孟得知后赶紧从被窝爬出来,马上驾着马车送大妈去公社医院,救了大妈一命。

而在孟凡章长大后则更是如此,不仅乐于助人,在工作上更是勤勤恳恳严谨坚韧。小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追寻偶像雷锋的脚步,坚定地选择入伍从军。1968年3月,孟凡章终于圆了自己的从军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卫生员。
他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卫生员战士,不仅要有奉献精神,更要有扎实的医疗技术与学识,于是孟凡章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白天他实战操练,晚上他挑灯夜读,闲暇之余还会去几十里地外向老医生请教。在他钻研针灸技术时,甚至还把自己当做铜人来扎针。

天道酬勤,孟凡章很快就掌握了大部分常见病的防治方法,还受到了连队里的表彰,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掌握战友们的身体情况方便保障他们的健康,孟凡章不辞辛劳地找每个人问话,记录病史,定期为全连队上卫生健康课,增加大家的卫生知识保障健康。
而孟凡章的服务精神远不止于此,连队驻地附近有一位瘫痪半年多的郭大娘,孟凡章经常过去看望她并且为她针灸治疗,3个多月后大娘能下地自己走路了,她十分感激孟凡章,但是却不知道该去哪里感谢自己的恩人,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因为他不曾透露半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1969年1月15日这一天,这本来平平无奇的一天,却让孟凡章的战友们永生不忘。这天孟凡章一如既往地早早起床打扫卫生,给全连战士上了一堂防煤气中毒安全课,下午他又去听了雷锋故事报告会,晚上例行巡诊,一切结束后他也准备回去休息。

就在他走向宿舍时,一辆装得满满的火车飞驰而来,他被火车的轰鸣声吸引了一下,就在他准备继续走路时,孟凡章猛然看到铁轨上的一块巨大石头,这石头可不会无缘无故跑到铁轨上,只可能是敌人故意搞破坏,当时情况危急千钧一发。

与其干着急不如主动出击,孟凡章飞身上前奋力推石,然而巨石太重他使出全身力气石头也只是缓缓颤了几下,司机此时已经看到了铁轨上的巨石与孟凡章,他急忙踩下刹车,同时孟凡章也将巨石推出了轨道,然而满载火车惯性太大,直接将孟凡章卷入车下,压断了他的双腿。
赶来的战友火速将孟凡章送往医院,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孟凡章为人民服务的热血流失太多,他的一颗丹心停止了跳动,在临终前他还在念叨着救火车要紧,在最后时刻他的心里仍然是国家的财产,唯独没有他自己。

结语:在他死后,他的骨灰被一分为二,一半继续守卫于铁轨旁,另一半则安葬在八宝山公墓。如今,他的墓碑所在地已然成了北京的一个闹市,他的英魂仍在此护佑着他深爱的人民,而每年都还会有人前来纪念他,他永远都活在人民的心中。
为了让孟凡章烈士安息,不惊扰他的长眠,火车也从此地改了道。我们的国家之所以有今天的强盛,正是因为无数英雄儿女的默默贡献,才能铸就祖国今日的辉煌,愿英雄安息,愿祖国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