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为什么今天借冰心先生的生辰而有人攻击她?(冰心先生是男的还是女的)
冰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还是需要用她的人生经历和作品说话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个段子。
称冰心是处在鄙视链最底端的民国女作家。
梁实秋:听说冰心在美国学的是文学,而我正好学的是文学批评。
林徽因:听说山西的陈醋不错,我想买一坛送给她,她最喜欢吃醋了。
张爱玲:她不配跟我比。
苏青:我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
鲁迅:她跟徐志摩是一类人。
而冰心则说:我活了99岁。
无论外界对自己的争议有多大,冰心早在1932年出版《冰心全集》在双清别墅写作长序的时候,回应过对自己的种种误读和对“爱的哲学”的批评。“我知道我的弱点,也知我的长处。我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也没有喷溢的情感,然而我有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同情。”
小编读书的时候,曾学过冰心著名的《小橘灯》这篇文章。故事讲述的是,“我”去朋友家,遇到了一位母亲生病的小姑娘,“我”帮小姑娘给医院打了电话,并且不放心,专门去小姑娘家探望……最后,小姑娘做了一盏小橘灯送“我”下山。小编当时还和同学们一起尝试做过小橘灯,现在想起还能够感受到如小橘灯般,淡淡荧光式的纯粹与美好。

正如铁凝所言:“冰心先生秉持着深挚的社会关怀,她对人性、人情朴素美好的感受,如一盏小桔灯,照亮了无数人的生活。先生已经离去了,但她的光、她的温暖长久地留给了我们,她在无数人心里闪亮着。我想这美丽的景象,正如同她所吟唱的‘繁星’。”
今年是作家冰心120周年诞辰。今天小编通过冰心的创作历程和经典语录,让大家透过文字,去了解冰心和她的作品。

她的人生和创作轨迹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谢家大宅,取名谢婉莹。该宅院也是林觉民故居。后随父迁至烟台。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
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之后写作了《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一系列作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几乎每星期都有出品”“多半是问题小说”。
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致力于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
1923年进入燕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专事文学研究。冰心出国留学前后,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是中国早期的儿童文学作品。

1929年与吴文藻结婚,婚后随丈夫到欧美游学,在英国,冰心就与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锋作家伍尔就文学和中国的问题进行了长谈。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冬儿姑娘》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
1933年末写就《我们太太的客厅》,内容被疑影射林徽因,成为文坛公案。随着冰心成为当时最被热捧的作家,茅盾等“左翼作家”对她发起了批评。认为她的作品题材贫乏、离现实太远以及“爱的哲学”解决社会问题的虚幻性。

但郁达夫等知识分子则认为:“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苏雪林将冰心小诗的成就排在首位,认为其在新诗坛获得了特殊地位,同时认为,冰心的散文和短篇小说也值得称道。
1949年至1951年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特殊时期,冰心经历被抄家,并进了“牛棚”。直到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冰心与丈夫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有关翻译任务,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合作翻译《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

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但她仍坚持创作,在此期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作品数量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独特,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呈现出一幅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了《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
1999年2月28日晚上九点,冰心于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
冰心语录

诗人从她的心中滴出快乐的忧愁的血。在不知不觉里已成了世界上同情的花。
“家”是什么,我不知道;但烦闷——忧愁,都在此中融化消灭。
一个朋友,嵌在一个人的心天中,如同星座在青空中一样,某一颗星陨落了,就不能去移另一颗星来填满她的位置。
世人也各有他特具的才能,发挥了出来,也是花卉般争妍斗艳,然而假如他的天才,不笼盖在基督的真光之下,然后再反映出来;结果只是枯寂,黯淡,不精神,无生意。也和走肉行尸没有分别。
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哀。
倘若世间没有风和雨,这枝上繁花,又归何处?只惹得人心生烦厌。
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让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但求无愧于心。此身乃如草芥微尘,世事转头已成空。淡然的面对,坦然的渡过。感恩,快乐,进步,忘却,大气。一切本是身外之物!没有什么是自己的,不要妄图去占有。也不要去计较什么。不要妄图改造别人,要时常警醒自己。
蒲公英也愿意做玫瑰,然而他却不能就是玫瑰。何曾是“光明”有偏向呢?只是玫瑰自己有他特具的丰神,因此笼盖在光明底下的时候,他所贡献的,是别的花卉所不能贡献的。
我的问题——我的心在光明中沉默不答。我的梦却在黑暗里替我解明了!
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思想只容心中游漾刚拿起笔来神趣便飞去了。
思想只容心中游漾刚拿起笔来神趣便飞去了。
轨道旁的花儿和石子! 只这一秒的时间里我和你是无限之生中的偶遇也是无限之生中的永别再来时万千同类中何处更寻你。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