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而单身女性数...-中国目前单身男女比例
据统计,目前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而单身女性数量将近9000万。
面对迟迟不愿结婚生子的单身女性,人们对于“剩女”的诟病与议论也到达了高潮。
似乎一个没有结过婚的人,无论她生活的多好,她有多大的成就,她的这一生都是有“污点”的。
于是她们承受着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深深恶意,一边坚持自己,一边与世俗对抗。
到底是什么问题让9000万单身女性窒息?
而“剩女”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中国式剩女之耻,也正在令无数的单身女性窒息。
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对“剩女”的官方解释为:
“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
而在民间,剩女的界定则更为通俗:“凡是27岁以上还没有结婚对象的女人都是剩女”。
很多家长可能都听过类似的话:“你女儿都三十了,还不嫁人,丢不丢人?
“三十岁不嫁人丢人”说到底,就是将三十岁没有嫁人的“剩女”污名化,将她们从“正常的,完整的人”变为“沾上污点的、被贬低的人”,赋予了她们某种不光彩的色彩。三十岁还没有嫁人的女性,被先入为主地断定在性格、品行、能力、审美、社交上存在问题;三十岁不嫁人丢人被认为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单身女性被塑造为一个无能者与失败者的形象,遭遇了歧视和社会排斥。而这也是让无数单身女性窒息的问题根源。
女人为什么不可以选择单身呢?
截至2015年,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明显增多。
北欧国家,美国、法国等国家,单身人群都占到人口一半以上,亚洲的日本也有40%。
欧美单身者过半,中国大龄未婚女性却扣上"剩女"的标签,“剩女”变成了一个被媒体和舆论所夸大且构建出的社会问题,令无数单身女性抬不起头。
这种标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伤害了很多无辜的女性,增加了他们的焦虑与压力,甚至给许多家庭中的长辈父母制造了某种恐慌。但纵观“剩女”为什么被剩下来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种“剩女”标签,是对女性多么大的偏见。
“剩女”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高学历的女性在这种具有传统的性别分工的婚姻中所获得的回报和效用越来越少,所以她们可能选择推迟或者放弃结婚。
很大一部分女性并非因为找不到结婚对象而被“剩下来”,而是传统婚姻对她们不再具有吸引力,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和生活水准,她们主动选择了单身状态。
面对这些歧视与偏见,单身女性的出路又是什么呢?
“剩女”是一种污蔑,请让她们自己选择生活
2012年,《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发行,词典中收录了大量的网络热词,而“剩女”一词却并未被收录其中。
2017年中国妇女报也曾呼吁媒体同行把“剩女”列入禁用词。
对于不能够及时结婚的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把他们说成“剩男”、“剩女”,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不够尊重人,是对他们的歧视与污名化。
单身只是一种状态,而非罪过,无论男女,都不该被污名化。
不能以婚否作为评判人生成败的标尺,尊重每一个人结婚或不结婚的权利,认可其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这才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
结婚并不是每个人的必须选项。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多主动选择单身的女子,写作、旅行、开自己的书吧、咖啡店、经营自己的事业和爱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相当的精彩。
比起和一个凑合的人,谈一场凑合的恋爱,结一场凑合的婚,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快乐地生活!
所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请停止指责未婚的女性和男性吧。
#现在剩女为啥多# #剩女怎么想的# #剩女难题# #你支持不婚族么# #为何女生单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