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与委蛇”的意思?
什么是“虚与委蛇”的意思?
回答:“虚与委蛇”是一个成语,表示假意敷衍、应付某人,通常出于某种目的或策略。
“虚与委蛇”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哪里?
回答:“虚与委蛇”出自《史记·刘敬传》,原文是“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二千余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宗彊,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原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籓。’上曰:‘善。’乃遣刘敬往说齐王曰:‘陛下诚能与齐王合从以灭赵、魏,当分赵、魏地以王齐。有燕必致之於齐,有齐则燕必致於汉矣。齐王信以为真,乃与刘敬上坐而称东籓,割平原以与汉,以为弟;乃归其子刘元为质於汉;又杀其大将车胄以距汉使。及魏豹反,汉使韩信击虏之。上因令卢绾别将兵击燕。燕王臧荼亡走匈奴。其后人立燕王子燕灵王赤子为燕王,而臧荼子亡在匈奴者因以为燕王,匈奴以兵送之至易水之上。及刘敬至匈奴约和亲说而罢归。后二岁,汉遣使说豹。豹不听,汉乃以信为将击豹於荥阳东,大破之。遂虏豹,豹自杀。其将周兰、枞公遂降汉。汉已复收燕王在匈奴者立以为燕王,又立皇子建为代王。自是之后,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甚众云。且冒顿单于不可得而诈也,善伐谋者见敌於无形,今臣往,徒见欺耳。今大王诚能反其道:善遇老母、弱子,恤贫贱以招贤良,屏群臣百吏无刑余、淫夫之人,卑辞厚礼以请其太子。太子来至而陛下枭其母以明信於天下,则臣等不若老母、弱子之祸深也。不然,夫挟诈谋以干两国之利者,未尝不身僇於其中也。’”
“虚与委蛇”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有哪些?
回答:在现代汉语中,“虚与委蛇”通常用来形容人际交往中的假意敷衍、应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