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心经禅山,太湖石,厅堂赏石重器-饥荒如何刷屎
原标题:心经禅山,太湖石,厅堂赏石重器
《禅 山》·太湖石厅堂重器
赏石以其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特有之美,集形、色、声、韵于一身,体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趣味,折射出灿烂的东方哲学理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耀眼的风景。
从一块自然界的普通石头,入室登堂,演变成为一个承载人文审美的艺术角色,其原因并非稀有物质元素的珍贵,而正是由于作为欣赏者的人,是人赋予了这些没生命的奇石具有人的灵魂与情感。
在文人看来是一个大千宇宙,虽“高山仰止”,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天地乾坤,乐山水而仁智。所谓比德,也就是文人以比喻、寄托、蕴藏、含蓄、寓意等方法,让奇石具有了文人的理念与品格,成为文人思想和精神象征。
太湖石其姿态万千,正契合文人追求的审美意趣,历来被视为赏玩佳石,在宋代即已列入皇家贡品。
此件太湖石器型敦实浑厚,峰峦富于变化,面面可观,小中见大,虚中有实,或藏或露,藏云纳水,极尽变换之能事,既有气势磅礴之势又不失儒雅之气,正可谓是“江山如此多娇”容千变万化于方寸之间,缩千里于一石,实属修身养性之灵物,体现了文人所享受恬静成仙归隐的意境,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致力购求之物。
赏石石质坚实,色泽青润黝黑,观之如墨,包浆油润。整体颇具山水画之意境,形制巧成两峰,遥相呼应如,峰峦曲折蜿蜒,纹理优美,石形同云立,纹比摇波,有烟霞之气,飘渺变幻,令人遐想。既具巧之情调,亦含拙之古韵,令人神骨俱清。
通体满题刻心经,山势厚重内敛,峰峦富于变化,天然成趣,线条虬曲往复,形象生动写实,颇得自然之趣,给人以曲径通幽处之感,一处洞天福地。于嶙峋中流露方正大气之感,表达了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的美好愿望。气韵苍古,韵味十足,文人喜爱的供石特点,尽显此石之上。
整器洞石之造型应以太湖观赏石为原型,古雅沉稳,随形依势,气势灵动,气韵苍古,石孔形态各异,天趣自然,韵味十足,于方寸之间收摄大化山水,意境超绝。底座配花梨木榫卯制五足双层高脚几,器型优雅,与奇石搭配更显从容之美。可置于厅堂书斋雅室,意远形美,顿时生色,予人无限遐思。
欢迎关注,每日更新家居空间雅器
指日高升,印度老山檀,大师亲工木雕孤品
清供博古图,大吉大利,百宝镶嵌挂屏
大红酸枝独板影雕,元代赵孟頫《浴马图》 挂屏
文房静观,瑞应凝秀,白太湖原石精品
文房清玩,前途似锦,牙雕瑞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