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陶渊明这个人?-怎样评价陶渊明这个人的形象特点呢
陶渊明是一个受过正统儒家思想教育的文人,他一生的夙愿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是,天不遂人愿。现实太黑暗,他不得不隐居,独善其身。
陶渊明是魏晋时期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
虽然历史上并没有记载陶渊明具体的出生日期,不过按哥对他的了解,他铁定是个——
为啥呢?接下来我们就看看,陶渊明身上的特质。
特质一: 聪明有才华
据说,这个星座的人很聪明,那陶渊明就不用说了……
如果他不聪明,怎么可能写出那么多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呢?
好了好了,开个玩笑,接下来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
特质二:纠结 + 洁癖
外女座的洁癖,全世界人民都晓得。但据说这种洁癖,并不完全体现在个人卫生上,更多是一种精神洁癖,简称:
「精癖陶」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所以,他有一个大大的梦想: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出自《杂诗·其五》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得去当官。可那时候官场的那潭水,脏得让「精癖陶」下不去脚。
所以,陶渊明总是很纠结:
可以说,陶渊明的前半生都在散发着有洁癖又纠结的处女座气质。比如他人生中的著名事件:
一、一进一退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大元帅,可到了陶渊明这代,陶家已经没落得跟平头百姓差不多了。怀揣治国梦的陶渊明,只能在地方上当芝麻官。
当了没几天,他就发现官场水太脏。大家要么浑水摸鱼,要么贪污腐败。
「精癖陶」哪受得了这个,就辞职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翻译过来就是:
二、二进二退
对官场绝望的陶渊明,之后一直宅在家里。万万没想到,没过几年,传来一个大新闻:
桓玄是很多读书人的偶像,他工作能力很强,大家都把他当成复兴东晋的希望。
看到这个新闻,陶渊明那追梦的心重新被点燃了,他蹦跶着去桓玄手下干活,希望能有一番大作为。
然而, 他很快就发现,官场一如既往的黑。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他发现,桓玄是个戏精,表面上为国为民,实际上自己想当皇帝,丝毫没有为东晋复兴出力。
这下「精癖陶」又受不了了,二话不说,直接就撂挑子走人了。
陶渊明又重新开启了宅男生涯。你以为他就此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三、三进三退
桓玄没蹦跶几天,就被一个叫刘裕的军阀赶下了台,刘裕工作能力也很强,还天天喊着为国为民。
陶渊明觉得他应该很靠谱,于是,就跑到刘裕手下干活。
可惜梦想没有照进现实。刘裕也不是啥好东西,也想自己当皇帝。
和桓玄不一样,刘裕真的实现了皇帝梦。东晋皇帝把皇位禅让给了他,于是刘裕登上皇位,建立了新的朝代——南朝宋。
刘裕的梦想成真了,但「精癖陶」的梦想第三次破灭了,于是他又撂了挑子。
经过这几件事,陶渊明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铁打的官场潜规则,流水的皇帝,社会风气不行,干啥都是徒劳。看样子,梦想是无法实现了。
于是,他决定远离官场,去过隐居生活,但是……
四、四进四退
隐居说起来容易,其实很烧钱。所以陶渊明盘算着,再做几年县令攒本钱。
好巧不巧,做县令期间,领导来视察,要求他搞个大排场。
县令一年的工资是五斗米,陶渊明不想为这点工资和官场小人同流合污。
于是他第四次辞职了,还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这一次可是玩真的,陶渊明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也进入了他的创作高峰期。
特质三:一旦找到心中真爱,忠诚度 up
处女座虽然纠结,但他们一旦找到了真爱,那忠诚度没的说!
而看破官场的陶渊明,发现自己对隐居生活是真爱,便一心一意开始隐居。
隐居期间,他就干三件事:
一、种地
没了工资,要想吃饱饭,就得自己种地。不得不说,对于种地,陶渊明真的是一窍不通。他平时种地,一般都是这样的: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1]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2]理荒秽[3],带月荷[4]锄归。
道狭草木长[5],夕露[6]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必背注释】
[1] 南山:指庐山。
[2] 晨兴:早晨起来。
[3] 荒秽:荒芜杂乱。指长在豆苗间的杂草。
[4] 荷:扛着。
[5] 草木长:草木茂盛。
[6] 夕露:傍晚的露水。
【必背翻译】
我在南山脚下种植豆苗,杂草茂盛反而豆苗稀少。
清晨早起下地清除杂草,披星戴月扛着锄头归家。
山路狭窄草木挡了小道,夜露滋生沾湿我的衣角。
衣衫打湿并不觉得可惜,只不违我归隐心思就好。
再大白话一点就是:一天从早忙到晚,结果杂草比庄稼长得还好,但就算是这样,我还是很热爱现在的生活。
二、喝酒
因为没有收入,陶渊明十分贫穷,经常要出去讨饭。
来自官场和经济的双重打击,让生活变得艰难,唯有饮酒的时候,陶渊明才能得到些许慰藉。
饮酒(其五)
结庐[1]在人境[2],而无车马喧[3]。
问君[4]何能尔[5]?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6]见南山[7]。
山气日夕[8]佳,飞鸟相与[9]还[10]。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必背注释】
[1] 结庐:修建住宅。
[2] 人境:人世间。
[3] 喧:吵闹。
[4] 君:作者自指。
[5] 尔:如此、这样。
[6] 悠然:自在自得的样子。
[7] 南山:南边的山峰,当指庐山。
[8] 日夕:傍晚。
[9] 相与:相邀,结伴。
[10]还:归巢。
【必背翻译】
在世俗的人间修个茅庐居住,
耳边却没有车马人流的嚣喧。
问我为什么能够达到这种状态,
心灵远离世俗住地就自然偏远。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
悠悠然南山映入眼帘。
山的气息与傍晚景色美好,
天空中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这里边蕴含着人生的真意,
想说出却没有合适的语言。
陶渊明是一个受过正统儒家思想教育的文人,他一生的夙愿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是,天不遂人愿。现实太黑暗,他不得不隐居,独善其身。可无法完成梦想又令陶渊明极为痛苦,他只能用酒麻痹自己。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以「醉人」的语态表达了内心的愤懑。
三、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