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农民工”找不到活?父亲手机里满屏求职信息看哭女儿-第一代农民工生存状况
原标题:“一代农民工”找不到活?父亲手机里满屏求职信息看哭女儿
近日,一位女儿的辛酸经历引发了广泛关注。王而西,来自凉山的一个小山村,在四川自贡的一所职业学院读大一,学的是护理专业。
五一假期期间,她回家休假时,无意中翻看了父亲的手机,却被满屏的求职信息深深触动,她泪洒手机屏幕的瞬间被记录下来。
从她父亲微信的截图可以看到,内容都是在询问最近需不需要工人,显得十分着急,应该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可却不断失望。
她看完这些消息后眼眶湿润了,感到特别心酸,又非常心疼,可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于是就把这件事发在了网上,想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没想到此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下子火了起来。
这个事件也反映了当前社会中一些就业问题的普遍存在。许多人与王而西的父亲有着相似的遭遇,他们不断发出求职信息,但却得不到理想的回应。实际上,王而西的父亲老王只是千万农民工中的一个缩影。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约有8632.1万人。
在大多数农民工的思想中,没有“退休”这个词,他们只会不停地工作,直到再也干不动为止。
在王而西的父亲看来,外出务工,是为了活路;返乡养老,是最后的退路。很多高龄农民工都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城市工作难找,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回乡失去了工作,生活又缺乏依靠。因此,他们又不得不选择留在城市打工。
近年来,随着全国多地相继发布建筑业“清退令”,禁止超龄农民工从事建筑施工作业,超龄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备受关注。2022年11月,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企业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大龄农民工。比如,安徽省发布公告称,实行柔性用工管理,分岗位确定用工年龄,并对超龄工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强安全教育。另外,江西、四川等地也出台了类似政策要求。
今年2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维护好超龄农民工就业权益:
1. 重视农民工权益,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该有的福利政策,例如保险等,不能落下,若有加班,加班费也得照给。
2. 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彻底杜绝屡禁不止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
3.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提高劳动者素质。
4. 强化劳动保障监督管理,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和查处,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本质上是为了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保障他们的权益,遏制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提高工作场所的劳动条件。这些都要求企业要规范用工、安全用工,毕竟劳动用工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需要从源头上防范风险,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只有构筑劳动用工管理的安全“防火墙”,才能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向好发展。
人才云服务的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系统(HR-RMS),从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到企业内部制度设计再到企业用工形式,十大管控系统环环相扣,形成管理闭环,通过劳动关系健康体检、劳动关系专项培训、订制化建立HR-RMS等形式,帮助企业提高法律风险意识,规避用工风险。企业可根据自身规模、需求深度等实际状况,选择最合适的订制化服务产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