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腊八节的起源时间

2023-07-03 11:54:14TONY杂谈72

文:高天晨

腊月初八,民间称之为“腊八节”,是“腊日”演变而来。现在腊八这一天,是一个既有民间节日气氛,又有古代祭祀农神的渊源、含有儒家宗法概念,同时也是佛教纪念意义的综合节日。

在中国最早的腊日并不是在腊八这天,是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腊”这个字,本身也蕴含了节日的构成元素。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腊”字的演变过程,看看腊八节日的演化。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腊”和“臘”是两个字

我们经常以为,“腊”是“臘”的简化字,其实不然,我们现在使用“腊”其实是来自汉字的合并。在古代“腊”和“臘”是两个字,而臘的另一种写法是“臈”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腊”和“臘”是两个字

【腊 xī】

腊在古代的读音是xī,左边的是“肉月旁”,是形声字。从肉,昔声。本义是干肉。我们可以理解为“有一定存放时间的肉”。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金文,腊 xī

腊,脯也。——《广雅·释器》

噬腊肉。——《曷·噬》

鱼腊。——《穆天子传》。注:“干鱼。”

无腊与肤。——《仪礼·有司彻》。注:“腊为庶羞。”

布千匹,腊五百斤。——《晋书·谢安传》

上面这些引用,都是腊xī,而不是臘。腊有时候还做动词,表示晒干肉,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里的“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严格来说,应该念做xī。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九成宫》中的“腊”

【臘、臈 là】

“臘”字, 巤,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獵”的省略,表示捕猎、并将猎物腌晒成肉干。古人在冬季大雪封山前大量捕猎,并将富余的野味腌熏烤晒,以便长久保存,为过年和来年开春储备肉食佳肴。

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说文》。字亦作臈。

夏曰嘉平, 殷曰清祀, 周曰大蜡, 汉曰腊。—— 蔡邕《独断》

腊先祖五祀。——《礼记·月令》

虞不腊矣。——《左传·僖公五年》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臘”最早是描述“打猎”的动态和成果,后来专门指一种祭祀形式。而“腊”只是指晒干肉和肉干这两个具体含义,臘的含义包含了“腊”。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因此,“臘”与“腊”合并,多用“臘”表示“臘”和“腊”两个含义。简化字方案推行之后,用“腊”来表示表示“臘”和“腊”。需要注意的是,“腊”合并“臘”之后,“腊”不读它原有读音 xī ,转读被合并字“臘”的读音 là ,这是合并简化过程发生的“变读”现象。

(以下的表述,根据简化字习惯,通用“腊”)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蜡祭与腊祭的合并

前面我们说到,腊和臘的含义合并。这是因为古人的生活方式更加具体,更加讲究用字的效率,于是相近的含义就慢慢合并了。另一方面,是一些生活方面的细节的变化,让古人无须分辨细节,于是合并。

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农业就更加看重天时,所以从官方到民间,都会产生祭祀的形式,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很多祭祀活动,如对祖先的祭祀,对山川河流等自然神的祭祀等,并且有春、夏、秋、冬不同的祭祀时间。其中冬季有两个重要的祭祀——蜡祭和腊祭。

【蜡祭】

冬季是一年的结束,“冬”和“终”是同义,所以冬季的祭祀就更加重要。 “蜡”,是虫旁,可见“蜡祭”主要祭祀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虫害。

“蜡祭”是年末对相传古代八位农神的祭祀,目的是报答诸神一年来对庄稼的庇护,并祝愿来年继续保护庄稼,不要有灾害。《礼记.郊特牲》记载说:“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蜡祭的时候,还有一首很有趣的带有咒语、命令和祈祷性质的“祝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意思就是(风沙不要作恶),让土好好地待在田里;水,都按沟渠流动;昆虫,不要繁殖那么多来伤害庄稼;野草丛木回到沼泽中去,不要生长在农田里!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之十二月

【腊祭】

“腊祭”就是另一回事了。是岁终对祖先的祭祀,以及让“劳农休息之”。是具有儒家色彩的祭祀仪式,儒家强调孝道,“慎终追远,民德厚矣”,腊祭往往是教化百姓行孝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蜡祭”更侧重实用的祈祷功能,“腊祭”则注重教化功能。“蜡祭”更古老,通过祝辞可以看出当时的生活水平还比较困难,而“腊祭”已经可以用肉来祭祀,腊日田猎,就是为了给腊祭准备祭品。所以,腊祭是生活水平满足之上的一种精神追求。

由于这两个祭祀都和农业息息相关,并且都在岁末,时间又都在这几天,后来就合并在一起,统称为“腊祭”了。而后来对腊祭的表述,就包含了“蜡祭”和“腊祭”。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古代祭祀场景

腊日与腊八的合并,腊八节是一个“合成节”

腊日的祭祀,是儒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祭祀之一。典籍中经常出现“蜡宾”一词,指的就是腊日祭祀中,儒士作为主持祭祀的傧相之职。孔子曾经在鲁国出仕,参与助祭。

古代所谓的腊日的时间,《说文解字》里说,“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也就是说,腊日的时间并非固定的腊月初八,而是每年会有波动的“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以今年为例,2018年12月22日是冬至,之后的第一个戌日,是2019年1月1日戊戌日,第二个戌日,是1月13日庚戌日,第三个戌日是1月25日壬戌日。

也就是说,按照过去的说法,真正的腊日祭祀,在今年应该是1月25日,腊月二十那天,而不是今天。那么为什么我们把腊八节固定下来了呢?这个和佛教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释迦牟尼接受牧羊女献乳糜

中国腊月初八这一天,恰恰又是佛教的“佛祖成道日”。传说乔达摩悉达多在成佛之前,曾在山林中苦修六年,因每日进食甚少而饿的奄奄一息。牧女迦罗越(意为“善生”)以金碗盛乳糜(奶粥)给他吃,使他得以不死,又经静修,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得道成佛。

后来佛教徒于此日吃腊八粥,纪念释迦牟尼成佛。后世此日,寺院都会煮粥给僧侣及俗众施主,民间也煮粥斋僧。因此,在南北朝时,腊日就变成了和佛成道日同一天的腊月初八,两个文化的节日合成为一个,即“腊八节”。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寺院腊八节施粥

腊八粥的习俗来源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腊八节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了。佛成道日是喝奶粥,怎么后来变成了腊八粥?其实在我国传统的腊月初五,有一个“吃五豆节”,以五种豆子加小米做粥来喝。这很可能是腊八粥的前身。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

冬舂图

同时,我国还有冬舂的习俗,所谓“ 一年辛苦到腊中,舂米碓杵运成风。筛簸分藏三日毕,除夕香满饭盎馨。”

江南至腊八日,家家舂米。因腊月米较坚实,舂时可少损耗。南宋范成大有《冬舂行》诗云:“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

总之,腊八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丰厚的节日。它体现了中国人热爱生活,期盼幸福的心态,也表达了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厚度。

“腊八节,从“腊”的汉字演变看节日的变化-腊八节的起源时间” 的相关文章

4本都市异能官场小说,主角凭借计谋和局势,一步步走上去

4本都市异能官场小说,主角凭借计谋和局势,一步步走上去

第一本:官路风流 书评:一本官场文很经典的书。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特别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刚开始进入官场特别艰难,主角刚开始虽然傻了一点,可是特别坚强,大脑会知道转弯,官场失意,就商场得意。既然无法升官,果断想办法开厂子赚钱花,带领老百姓发财,熬个两三年果断升官,然后是县里,...

把红包码贴在地铁场所码上,一男子被拘留

把红包码贴在地铁场所码上,一男子被拘留

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为获返现金额,上海一男子将红包二维码贴在了地铁场所码上。目前,该男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轨交公安依法行政拘留。 9月25日,黄某将自己的红包二维码贴在了地铁场所码上。上海轨交公安...

抖音小店官网,让抖店运营更有的放矢

抖音小店官网,让抖店运营更有的放矢

根据抖音电商官方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6月,抖音小店新入驻商户数量相比2020年1月增长了32倍,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家将抖音电商作为长期经营阵地。作为抖音电商商家实现一站式经营的平台,抖音小店官网也在不断地充实、完善,用更加周到的服务帮助抖店运营实现有的放矢,精准出击。 抖店入...

“95588”是怎么诞生的?

“95588”是怎么诞生的?

1999年8月8日,工行在同业率先建立全国统一号码的电话银行,推出95588电话银行服务。从此,95588不仅是一个电话银行号码,还成为工行的名片和品牌。 工行电话银行是从上海起步的。1992年12月,上海分行在国内率先面向本地区客户推出电话银行业务,主要提供业务咨询、账务查询等服...

警惕!眉山发生2起“95588”短信诈骗案

警惕!眉山发生2起“95588”短信诈骗案

众所周知,95588是工商银行的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也是官方客服电话,可却有一些“高明”的骗子利用95588给群众发送诈骗短信。   今年2月,洪雅县的杨先生收到一条95588发来的短信,称其账户已满10000积分,可兑换500元的现金,登录www.deoyou...

“人民艺术家”秦怡辞世享年100岁:一生都在追求中

“人民艺术家”秦怡辞世享年100岁:一生都在追求中

作者高志苗王笈 “一生都在追求中,活得越老,追求越多。”2012年,秦怡曾如是写道。 记者从上影集团了解到,中国百年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和“最美奋斗者”的秦怡,5月9日4时08分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0岁。 资料图片为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