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RPA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領域中被廣泛大量運用,並且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PA一時間成為了企業管理者和投資人眼中的"紅人".但是部分了解和運用RPA之後的人認為RPA的出現和使用只是企業在發展當中某段時間的趨勢,並不會長久和長時間的應用下去,對RPA的未來趨勢抱著悲觀態勢;認為AI才是企業發展的未來與成功之鑰。但是我們需要明白的是AI只是相當於人類的大腦,它只能識別、判斷和下達口令,並不能將想法和指令變成了現實;這時候就需要RPA的出現和執行。未來AI與RPA合作才能更加貼切的服務於人類。那麼RPA未來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樣子?RPA在未來有什麼樣子的發展趨勢呢?
趨勢一:行業統一標準將出現
如今,RPA 正在給全球範圍內的工作場所帶來顛覆性變化。RPA 最初的設計目的是提供一種易於控制的"數字勞動力"(軟體機器人),用於通知、增強、支持和幫助人們自動完成一些重複性的任務。伴隨著 RPA 應用在越來越多的企業與領域當中,大量的日常例行任務逐漸由 RPA 來完成,這一切聽起來很棒,但現在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沒有統一標準的出現,導致整個RPA行業混亂,沒有辦法做到一個統一的標準
現在市面上有超過 45 種被大肆宣傳的 RPA 產品,且都聲稱在質量和方法上各有顯著差異,由此可見,RPA 這一複雜且相對容易被誤解的技術需要更清晰的表述。
好在隨著 RPA 市場在 2019 年開始成熟,一個真正的 RPA 參考點將會出現,讓RPA 技術由商業用戶通過一個協作平台來運行,同時也可以在 IT 部門完全治理和確保安全的範圍內運行。如今,擁有一個通用的 RPA 標準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採購公司最大限度地避免錯誤選項和設計糟糕的選項。
趨勢之二:更加註重設計
在 2019 年,考慮到避免買家購買之後的懊悔和後續可能出現的長期問題,理解 RPA 產品的設計要點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此前,很多較新的 RPA 產品,如機器人桌面自動化等,出於賺快錢的目的,都被簡單地設計為一個以快速見效為主的工具。現在隨著各家 RPA 公司試圖在 2019 年擴大這些工具的規模,這些 RPA 產品的設計局限將會變得越來越明顯。這一論斷也得到了 Gartner 最近預測的支持,Gartner 相關研究表示:"到 2021 年,40% 的企業將會收到客戶由於 PRA 產品的偏差、孤立使用、無法擴展等問題而反饋回來的懊悔。因此,出於對 RPA 的價值實現、使用壽命和彈性擴展等方面的考慮,RPA 公司應該在一開始就仔細規劃、建模和設計。
那種在流程搭建中走捷徑的做法將會帶來越來越多的風險,可能對企業與公司造成非常大的損害。因此,2019 年將是對 RPA 供應商選擇更加嚴格的一年。更多的企業在選擇 RPA 產品時會採用更具戰略性的方法,比如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 RPA 產品確實是為自己企業差異化特性設計的。這意味著將會評估 RPA 在大規模、高要求的部署中成功運作和擴展的能力。在這樣的部署中,安全性、彈性和治理這些特性會與速度、自動化和簡單性同等重要。
對於那些新加入 RPA 採購的公司來說,關鍵的挑戰將是看穿供應商們的宣傳,從而獲得長期的安穩和收益。
趨勢三:向AI轉變與靠近
目前,最先進的 RPA 產品不僅可以模仿人類工作者訪問和讀取用戶界面、來組合和編排各種第三方應用程序,它們還能像人類一樣開展工作,比如相互協作,以團隊的形式工作,並結合各種力量來完成工作任務,比如通過不斷地重組來完成時間緊迫的任務。因此在 2019 年,我們將看到這方面的進一步發展,即從基於規則的決策自動化向更先進的智能自動化的轉變。重要的是,這些 RPA 技術將越來越多地提供思維和分析能力,使運營更加智能和自主,從而幫助確保 RPA 軟體能更緊密地複製人類的決策(RPA與AI有哪些區別)。
預計將出現六大技能類別:知識 / 洞察力、學習力、視覺感知、協作、規劃和排序,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即插即用的智能能力將會來自領先的全球科技公司,從而賦能現有的 RPA 產品。
趨勢四:AI 成為 RPA 的推動者
RPA 將成為在數字企業中快速開發最佳人工智慧和認知技術的首選執行平台。最先進的 RPA 產品將與人類工作者、系統和應用程序無縫互動,創造一個強大的、智能的數字生態系統。成熟的 RPA 產品將開始更加深度地使用自然語言處理、OCR 技術、通信分析技術、過程優化和機器學習 (ML) 技術。
舉例來說,一家大型製藥公司有一個文檔自動數字化和 OCR 差異檢查的方案,可以在傳輸文檔之間出現任何數據不匹配時或空白時向團隊發出警報。另一個結合了 RPA 和 ML 的程序可以從與客戶的對話中掃描出潛在的合規風險。
趨勢五:RPA 將上升到企業戰略層
想要在 RPA 應用上實現卓越成果,就要採用戰略的方法在企業內部引入並管理它。因此,2019 年以後,更多的公司將會通過重新構思流程、組織結構和其他技術,開始對 RPA 採取更全面的戰略方法,從而將會出現更廣泛的 RPA 應用案例潮。
關鍵的成功因素包括:將 RPA 集成到更廣泛的自動化策略中、與流程治理保持一致、關鍵的協作支持,以及與 RPA 結合的流程優化。其他重要的成功因素包括與 IT 和外部夥伴合作、發展自動化和流程優化方面的專業知識、清晰的治理和運營模型、IT 架構和基礎設施的集中框架,以及協作溝通和管理變更。
通過正確實施 RPA 戰略,企業將實現更大的股東、客戶和員工價值,比如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生產率提高等,此外,企業還會實現更好的合規性、更快地向市場交付新產品、增強客戶服務體驗,以及提高員工的技能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