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都江堰水文站入选全国首批百年水文站名单(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
都江堰水文站站房。
7月21日,记者从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获悉,近日水利部认定并发布了22处水文站为全国第一批百年水文站。其中,我省的都江堰水文站入选,也是四川目前唯一的一处百年水文站。
据了解,百年水文站是指建立运行时间超过100年的,能够长期开展观测的各类水文站。百年水文站发展至今,已累积形成了长系列水文观测资料,对掌握水文历史演变规律,预测未来水文情势变化,支撑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管理、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发挥重要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水文是水利的立行之本、立业之本,也是防汛的尖兵和耳目。都江堰水文站位于岷江中上游区域,精准掌握着岷江来水径流规律,为都江堰市及成都市中心城区水资源信息监控和考核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四川省成都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都江堰水文测验历史久远,早在战国时代,李冰就开始用石人观测水位。到宋代,已有正式文献记载宝瓶口用岩壁刻画测量水位,称为“水则”,而后的元代、明代均有史书记载在都江堰不同地方以刻画观测水位的情况。
据悉,现保存最早的都江堰宝瓶口原始观测资料是在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民国时期同样沿用水则来观测水位。随着历史长河的演进,1936年8月,都江堰水文站依水而建,也被称为“四川水文测验第一站”,其位置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核心区域——鱼嘴分水堤和飞沙堰溢洪道之间。
在百年风雨历程中,都江堰水文站先后经历了数十场特大暴雨和洪水的侵袭,每次都将第一手水文情报及时准确上报,为上级部门防汛减灾决策部署提供及时可靠的水文数据支撑。2005年3月,都江堰水文站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文明水文站”。
如今,都江堰水文站走在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前列。目前,站内安装遥测自计雨量、水位计,全自动缆道、固定式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及视频测流系统,均实现雨量、水文、流量自动化监测,每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水文测验基本实现了全要素、全量程、全自动。
第一批百年水文站名单。
(图片由四川省成都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提供)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