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连载~莫眼子传说5-民间故事连环画怎么画漂亮
传说明朝洪武年间,绥宁县莫家院子有个莫眼子,从小聪明伶俐,长大后智谋过人,又幽默、诙谐,好打抱不平
与黄花闺女①打啵②
一天,莫眼子与几个兄弟砍柴,路过廖水木桥时,见桥头两边的板凳上坐着五、六个漂亮的姑娘,一个兄弟对莫眼子说:“莫眼子,都说你聪明得很,今天你若想办法能够与那些漂亮的姑娘都‘打个啵’,我就算真正佩服了你,聪明、有本事。”
莫眼子说:“人家都个个如花似玉黄花闺女,是随便就能‘作个啵’到的么?”莫眼子回答说。
“莫眼子,今天你若与那些姑娘做到啵,今天我们这两担柴送给你,还给你送到家里,”又一个兄弟与莫眼子打赌。
“你说话算数。”
“当然算数。”
“我只要一担就要得了。”
“一担?两担都给你。
“好,你把两担柴送到我家里,免得到时绊蛮。
那位打赌的兄弟果真将两担柴,送到指定的地方。
“怎么,反悔了是不是?”莫眼子赶忙问道。
“我反什么悔!”那兄弟反问莫眼子,“我要问清你,你如果没有跟那些姑娘做到啵,你怎么赔我们?”
“我赔你们一人一担柴”。
莫眼子走到桥的另一端,拍了拍,整了整衣裳,装着个少爷公子的模样,走到姑娘们面前问道:“刚才你们那位摘吃了我家的柑子?”
姑娘们被问得惊慌失措,个个争着回道:“我们没有!”
“刚才只有你们从我柑子树下过身,不是你们是哪个。”
“我们真的没有。不信,我们可以把身上的袋子翻给你看,”有的姑娘真的忙着翻自己的衣袋。
“翻衣袋干什么?”莫眼子赶忙制止,“我又没说你们摘了我好多柑子,摘个把柑子尝尝鲜,早已放到肚子里了,还用得着放衣袋里去吧。”
“老爷,我们确实没摘你家的柑子。”
“我家柑子刚才被摘是事实,谁能证明不是你们摘的咧?”
姑娘们被问得个个哑口无言。
“是这样吧,”莫眼子装着一种很大方的样子,“你们没摘当然不能冤枉你们。大家知道,柑子是有一种特殊香味的,谁摘吃了,谁没有摘吃,或者都没有摘吃,我只要闻闻你们的嘴巴就明白了。”
这样,姑娘们一个个主动撅起嘴巴,让莫眼子亲吻,亲到最后一个姑娘的时候,莫眼子大声的“啵”的一声。
几个姑娘傻了,知道上了莫眼子的当了。而那两位兄弟,一天白白的干了一天,全输给莫眼子了。
注析:①黄花闺女:中的"黄花"指什么花?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据说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长的貌美如花,一日在和宫女玩耍时,一阵风吹过,把梅花吹到了公主的脸上。宫女们看到后觉得本来美艳的公主,此刻更加动人,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于是宫女们便纷纷效仿。可是梅花只在冬季才有,冬季过后要等来年,待宫人们再去摘的时候早已花落失色,她们只能去采集一些黄色的花粉来代替梅花,这也叫做花黄。当然,这只是民间美好的传说,黄花之词的由来或许更早之前就已经有了,但这种打扮很快就民间流行起来。而我们常听到的黄花闺女的说法就于此有关。在古代,未婚女子打扮梳妆时都要“贴花黄”。不过每个女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额头或脸上画不同的纹路,因梅花是有季节性的,所以没有梅花时就用别的方法代替。这样的装饰也是古人一种节操的证明,表示女子贞洁,也可以理解为处女的意思。黄花闺女,就是代表着少女还未婚,也表示她心灵的纯净,久而久之,黄花闺女就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词了。通常,被叫黄花闺女的一般年纪在16至26岁之间。对于超过这个年龄的,别人会笑称:昨日黄花。
② 打啵是绥宁少数民族方言,普通话就是亲吻。
莫眼子属于绥宁县民间传说,故事乃家中长辈讲叙整理,供老铁观享,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后期精彩故事预告:中华“上下五千年” 精彩历史故事,书稿准备中,欢迎老铁们捧场,记得关注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