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屏高分!遍地学霸?(满分剧场)
又到高考“放榜”时,各种“高分热搜”扎堆。700多分考生家长半夜接到清华电话,男生高考681分满脸淡定父亲激动抹泪,估分700结果真考700……过度关注高分考生,不见得是好事。是否该腾出一些空间,给失利的孩子们喘息的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
十年寒窗,考出这样的成绩,他们无愧于自己多年的努力,“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值得畅快抒怀,也当然会收获各方点赞和庆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满屏高分”的现象无疑也给年轻一代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那些没有取得高分的学生往往会感到自卑和沮丧,甚至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这种社会焦虑的增长不仅对个人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更严重地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
社会上对于高分的追捧,以及高分学习者的赞誉声中,我们是否忽略了那些默默无闻的“沉默的大多数”呢?他们或许没有获得高分,但他们在自身领域中拥有卓越的天赋与才华。随着高分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社会是否也逐渐关注这些潜力之花的绽放呢?
高考只是一个短暂停留的站点。考生不应该因为一次优秀而“骄傲自滞”,也不应该因为一时失意而“自我怀疑”;社会不仅应该为高分学习者鼓掌,也应该看到在“沉默的螺旋”中努力前行的大多数。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社会形成理性的教育观念,引导孩子们更好地走上成才之路。
高考“满屏高分”现象是错误与误导的产物,高分考生是有限的,“遍地是学霸”更是一种假象。它增加了个体与社会的焦虑情绪,它也掩盖了人们对于平凡但努力的人的尊重。除了高分学习者,我们也应该关注更多的是那些默默付出却未能获得高分的学生们。我们需要看到的是:高考分数的高低并不代表一切,而积极探索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则是更加值得追求和欣赏的。
“满屏高分”该降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