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读音之考证(怎么讲琵琶行)
《琵琶行》读音问题历来有争议,我纯粹一个文学爱好者,对格律、平仄、中古音有所了解,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总体论述:《琵琶行》为唐新乐府诗,一是符合诗歌的格律平仄;二是唐乐府是戏曲的祖宗,很多读音不得不考虑戏曲唱腔唱法;三是从行文内容、运用手法分析读音;四是唐宋中古音研究读音。
一.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思”读音有争议,我认为是读去声sì,思是名词,表所思的悲伤,声声思就是声声的悲伤。另外从格律平仄来讲,声声思不可能为三阴平,声声为阴平,那思必定为去声。从运用手法来看,此句运用顶针手法,思与似同音,所以思读sì。
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挑”读上声tiǎo,挑的是琴弦,表示从琴弦的一头向上拨动,在一头向上的动作是上声,而并非阴平tiāo,阴平挑的重心在中间,而不在一头,比如挑扁担就是阴平tiāo。
“霓裳”自然是ní cháng,“六幺”是读lù yāo,因为这《六幺曲》本是《录要曲》,另外这六是保留了中古音发音,我们发现方言里六类似于lo,基于此,六幺读lù yāo。
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这是读音是争议最大的两句。首先,关于“错”,按照戏曲戏腔读què,我尊重戏腔音律。
“间关”历来争议最大,到底是jiān还是jiàn?我倾向于读jiàn,间关意思是鸟鸣声,《诗经》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以关就是鸟叫,那间关是怎么个鸟叫法呢?韩愈有诗云:间关林中鸟,亦知和为音。鸟鸣是雄雌双鸟在“间关”,莺是怎么叫呢?莺语是莺啭,所以这就回答了“间关”为什么是婉转的鸟鸣声的原因了。雌雄双鸟莺啭间关,此间可理解为更迭、交替或者是间或、断续,故间读jiàn。
四.秋月白的白读入声bo,蛤蟆陵读音讹传不再赘述。
五.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首先是“曲”,若是按照戏曲戏腔读入声qo,最关键的是“曾”,我认为读zēng,是语气副词,表示竟、十分、非常。从行文来看,每首曲罢令大师们十分叹服,从对仗手法来看,曾与每对仗都是语气副词,从语言学来看,曾是发z喉咙颤音是中古音,而非c的尖舌音的近古音。
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这里的“还”读阳平hái,非huán。这里还表示仍旧、依然,动作没有做完,我一个人孤独的取酒,孤独的喝酒,从取酒到喝酒,“还”在中间,表示连接作用,整个系列动作没有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