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平安银行回归抵押贷,信用卡、消费贷不良升至近年新高(中国平安银行抵押贷款可靠吗)
原标题:平安银行回归抵押贷,信用卡、消费贷不良升至近年新高
越来越多的银行发力消费金融,然而信用贷款标杆产品平安银行“新一贷”主动提高抵押类贷款占比,压降消费金融业务。
8月23日,平安银行半年报显示,其消费金融关键指标中,除了个人按揭贷款和抵押贷款余额增加了7.4%外,其他全面下降。
其中信用卡流通卡量下降0.5%、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下降4.3%、汽车金融贷款余额下降1.4%、信用卡总交易金额下降13.7%。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贷”贷款余额环比下降高达12.2%,回到2020年水平。
十五年前,用户要申请10万元以上的贷款,基本只有抵押贷款一条路。
2009年平安银行把“新一贷”带到内地,把人们从纯抵押贷款的限制中解脱出来,到如今大额个人信用贷款领域银行、消费金融机构、网络小贷公司们群雄逐鹿、百花齐放,很少有人再想到15年前真正的行业黄埔军校是平安银行。
“新一贷”在2022年底冲至1744.6亿的历史新高,该数据也是平安银行对外首次披露,此前在2022年报中把该数据披露为1600.56亿,误差9%。
“新一贷”在平安银行整体占比进一步降至4.5%,去年年底则为5.2%;不良率则升至1.45%,增加0.17个百分点。
2023年6月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 1.35%,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近三年“新一贷”不良率首次超过个人贷款整体不良率。
平安银行称结合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加大抵押类贷款投放力度,强化基石类业务发展,不断优化业务及客群结构。2023年6月末,抵押类贷款占比 56.4%,较上年末上升2.2个百分点。
消费金融领域受到的影响部分来源于平安银行受到金融黑产的影响。
2023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信用卡在开展打击金融黑产专项行动中,协助厦门警方破获该起黑灰产敲诈勒索刑事案件,刘某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
这是也是全国首例以“敲诈勒索罪”判决的信用卡代理维权案,此前信用卡代理维权案被判刑多以“诈骗罪”定性。
除了“新一贷”资产,平安银行信用卡不良继续上升至2.88%,为头部银行信用卡中最高,2018年平安银行信用卡不良不良仅有1.32%,随后五年的时间里便一路攀升。
除不良外,文首所属信用卡其他关键数据同样下滑,综合多种因素,直至倒逼平安银行做出路线上的业务转型,发力抵押贷款。
十五年前,创新信用贷款,平安银行走在了行业最前面;十五年前,回归最传统的抵押贷款,是否为马明哲无奈之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