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上 第6单元 17.2《饮湖上初晴后雨》(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三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上册
17.2《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学习任务
了解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体会作者对于西湖的喜爱和赞美,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可取之处
1、标题解析时,巩固了组词解释法,他们基本掌握怎样去理解题目意思了。
2、本节课使用了官方的课件,问题设计非常好,所以同学们一直保持比较高的专注度,小熊这次也参与到了互动当中。
3、家文基本上已经能清楚怎么判断作者情感了,至于是否共情暂时还不知道。小熊对于作者情感问题,还是默不作声,应该是还没记住。
三、不足之处
1、本首诗我依然是让同学们尝试画出诗中描写的画面,但学生积极性不高,可能是已经失去了新鲜感,看来这招不能连续使用。而且本首诗我并没有示范画,也没又给他们看视频,因此他们无法正确的想象出画面,可能凭空想象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难了。
2、在扩展中,我给他们放了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并给他们稍微讲了一下什么叫“诗组”。由于我是直接给他们讲解了,所以讲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他们脸上写了四个大字“无聊”“不懂”。如果我先抛出一个问题效果会不会好一些。假设如下:
师:这首诗标题也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苏轼写的,它和我们今天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生:内容不一样
师:没错,虽然它们标题相同,作者相同,但内容不一样。像这样的诗,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叫做“诗组”。就像是咱们一个小组里有很多同学,但都叫一个小组名。
四、思考
1、很显然单单是知道诗歌描写的画面,是没办法逐句逐句说出诗意的。就是说,他们还是做不到用自己的话说诗句意思。所以我打算用以前的老法子,将诗意打印出来,让他们背下来。但这里又产生了新的疑问,背熟练之后他们能够自然而然的将意思对应到每一句诗上吗?
2、虽然每次我问他们能不能根据诗句想象到画面,他们都给了我肯定的回答。但既没法表达出来,也没法画出来,我怎么确定他们真的想象到了呢?
贰零贰壹年廿贰月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