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0中国哲学6——荀子(荀子的政治观念)
一、荀子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又名孙卿。荀作孙,即刘向班固避讳汉宣帝刘洵。所以古代避讳实属无聊至极。
荀子著书万言,涉及本身历史很少,史记的列传,对其描述文简义概。
争论点一:荀子年50,始来游学于齐。到底是15岁还是50岁?
主张50的人:司马迁,刘向,颜之推,胡适,罗根泽。
主张15的人,应劭,梁启超,钱穆。
公元前255年荀子为兰陵令,238年春申君死,荀子废。这2两件事最为靠谱。
不管主张那个大家基本上都认同生于公元前313年,公元255年六十岁为兰陵令,公元238年,荀子77岁,之后的情况,司马迁没说,司马迁之后的人就各论风云,不可信服了。再过多理论荀子活多大,中间的为祭酒多大,与临武君论兵多大,无甚意义,不如去关注荀子的学说和主张。
二、《荀子》一书
1.荀子初由刘向校录,为孙卿新书,唐朝杨倞作注,简称为荀子,沿用至今。
2.刘向去其重为32篇,杨倞认为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6篇为汉儒所录,非荀子之书。剩下26篇有无窜入,有待后人仔细勘误。
3.儒效,议兵,强国为荀子弟子所纂写。
4.仲尼,致仕,君子,不是荀子文,思想冲突。
5.成相,赋共这2篇与荀子无关。
6.历来学者认为天论,解弊,正名,性恶为荀子思想的最集中体现。
他的学说能在儒家中别开生面,独创一种很激烈的学派,为儒家的现实主义。
三、天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