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思索地回答别人?(不假思索地干什么)
谢邀。
跟你举两个例子。
请注意针对你这问题我的两种回答。
第一种:(正常人,说话不过脑子的叙述,比较喜欢亲的人之间这样说话是正常的,)
说白了就是做人说话,为人处事,这跟个人的素质有关,跟教养有关,跟家暴无关,你自己平时不注意别人感受,说话不过脑子,这不是别人的错,更不是什么狗屁家暴的错,当然,有些家庭别说家教了,连跟父母谈话的机会都很少,动不动就打就骂,除了拿孩子撒气,抱怨和干涉孩子选择之外也没什么交流的家长,家教这种东西,真的跟开玩笑一样。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有本事有闯劲还好,但只是一无是处的话,如果自己再不注意点言辞修养,,真的,周围人看轻你是迟早的事。
第二种(好戏来了,这是那种在周围朋友中受欢迎的,“有教养学识的方式”)
简单讲,就是跟人交流的时候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这与你的文化底蕴和社会阅历有关,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关,与家庭生活中那些与父母的冲突之类的,反而关系不大。当然,有些家庭的家庭教育有所欠缺,成长过程中经受过不少的挫折,与父母交流很少。一般这些家庭背景出来的孩子都会有多多少少的交流障碍,也可以说是表达方式的欠缺,但如果他们有闯劲,有梦想而且拥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和信念,那这些缺憾都是可以弥补的。但如果没有太突出的优点的话,平时又不太注意言辞,很容易被误解,从而无法融入到社交的核心区域的。
好了,以上两种表达,完完全全是同一个意思,只是叙述方式改变了,花了些心思,但是,你读的时候,是不是感觉两种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所谓的动脑子和底蕴的区别,(这里的底蕴不是卖弄什么,而是指平时对于生活和交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思考积累,算了,怕你看不懂,说白了就是平时吃亏之后多学点,别跟个傻子一样得罪了人之后还不知道,多学多看,既然知道自己不会说话那就少说话,等学会了再说)
有事私信我,有空会回你的。
微博 @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