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树之歌银杏水杉活化石什么意思
3.向同学介绍你最喜欢的树木。
(2)小组合作学习。
(3)交流反馈,教师适时指导。
①木棉喜暖:小朋友,你们看到“木棉”的“棉”字想到了什么?(棉花、棉被、棉袄)想到了这么多暖和的东西,木棉这种树,就是一种喜欢暖和的树,它生长在温暖的南方。 (欣赏一组木棉花图片)
②认识北疆:祖国的北方寒冷、偏远,北方的边界处称为“北疆”。通过微课识记“疆”。“疆”字笔画较多,请跟着老师看一看。
播放有关“疆”字的微课:
课件出示:
“疆”字左边是“弓里藏着土”(
),古人用弓来丈量土地,右边是一块又一块田(
),这些横画表明界限,国家跟国家之间土地的分割线。是不是很容易记住呢?
③儿歌中,有一种树也像解放军叔叔那样勇敢地守在北疆,它就是桦树。(出示图片和词卡)小朋友们读读这个词,“桦”读四声,我们要读得有力,把树的勇敢读出来。
④了解“活化石”。
银杏树像小扇子一样的叶子全部变黄了,金灿灿的,十分好看。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水杉是几百万年前冰川世纪留下来的珍贵植物,真是活化石。(适时出示化石图片)
⑤所有的树中,桂花树最香,而金桂是桂花中最香的品种,真是香飘十里满院香。
(4)指导朗读。指名读儿歌,分组读。
二、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再读儿歌,体会儿歌的特点。
这首儿歌是用ɑnɡ来押韵的,我们读起来就朗朗上口了。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师生对读。老师读上句,学生接下句。
3.同桌对读。我们读儿歌时,就要读出它的节奏感,注意每一行之间的准确停顿。你们自己体会一下,除了句读停顿外,每一行词语间还应怎样停顿,读给你的同桌听。
4.拍手读。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边打节奏一边读。师生拍手诵读。
5.做动作读。老师先示范,学生跟做。学生自己边做边说。
6.自由练读。学生自由练读,再读给同桌听。
7.尝试背诵。学生试着自己背一背,再指名背、分小组背、全班齐背。
设计意图:
在诵读时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先是教师范读,再带读,接着采取师生对读、拍手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最后练读,这样反复诵读,基本能背诵这首儿歌了。
三、拓展延伸,学习谚语。
关于树木还有许多谚语,它们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蕴含道理。
1.读一读谚语。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2.试着说说这些谚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要培养一个人才需要很长的时间,十分不容易。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就是说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设计意图:
谚语的理解和朗读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国语言的丰富内涵,以树寓理,道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