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复句式成语(八)-复句的成分
成语大全--复句式成语,成语解释,整理包括读音、解释、近义词、反义词、出处和用法,希望对大家喜欢。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成语读音:shī zǐ bó tù,yì yòng quán lì
成语解释: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近 义 词: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成语读音: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
成语解释: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近 义 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成语读音:shù gāo qiān zhàng,yè luò guī gēn
成语解释: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近 义 词:落叶归根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八回:“常言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小厮怕养不大。”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成语读音:shuǐ huǒ xiāng jì,yán méi xiāng ché
成语解释: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旧唐书·忠义传·王义方》:“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成语读音:sòng jūn qiān lǐ,zhōng xū yī bié
成语解释:君:敬称对方;终:终究。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
近 义 词:送君千里,也须一别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劝人止步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成语读音:sǐ shēng yǒu mìng,fù guì zài tiān
成语解释: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宿命论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成语读音:tiān dī wú chǔ,yǎn kōng wú wù
成语解释: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一无所见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词:“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成语读音:tiān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lòu
成语解释: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近 义 词:天理昭昭
反 义 词:逍遥法外
成语用法:作分句;比喻作恶的人会受惩罚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成语读音:tiān xià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成语解释: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出处: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明·王骥德《韩夫人题红记·花阴私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成语读音:tóu tòng yī tóu,jiǎo tòng yī jiǎo
成语解释: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近 义 词: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反 义 词:正本清源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出处:
茅盾《清明前后》第一幕:“徒劳而无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兄弟一向是坚决反对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成语读音: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
成语解释: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近 义 词:他山攻玉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可以借鉴的东西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成语读音: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成语解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近 义 词: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指实至名归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成语读音: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
成语解释: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成语读音: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近 义 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成语用法: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语出《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成语读音:wáng zǐ fàn fǎ,shù mín tóng zuì
成语解释: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野叟曝言》第六七回:“众人都道说那里话,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是因奸杀命的事,既犯到官,还有活命的吗。”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成语读音: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jué
成语解释: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爵,通“雀”。
近 义 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晋书·段灼传》引作“为川驱鱼,为薮驱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成语读音:bù qiú yǒu gōng,dàn qiú wú guò
成语解释: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近 义 词:得过且过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甘心无所作为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成语读音: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成语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近 义 词:项庄舞剑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指别有所图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成语读音: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成语解释: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近 义 词:阋墙御侮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形容兄弟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成语读音:xiù cái bù chū mén,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语解释: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近 义 词: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指学习的作用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成语读音:xuá rú bù jí,yóu kǒng shī zhī
成语解释: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指人的迫切心情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出处:
《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成语读音:xué shū bù chéng,xué jiàn bù chéng
成语解释: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近 义 词:学无所成
反 义 词:学有所成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学习一无所成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羽)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欢迎指出错误,帮忙修正,如有其他成语需求,请告知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