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的悲剧,亨伯特和洛丽塔谁的责任更大?为什么?-洛丽塔与亨伯特
这本书出版后,没有一个美国家庭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取名为洛丽塔。有人从中看到了,英俊大叔与少女在一起的唯美禁忌爱情,有人则看到了一场,中年继父诱拐12岁养女的不伦之恋。
小说男主人公亨伯特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家庭,是一名有着法国和奥地利等多国血统的混血儿,相貌英俊,从小接受好的教育。
13岁那年,亨伯特邂逅了小自己几个月的初恋安娜贝尔,两人一见钟情。与亨伯特相同的是,安娜贝尔也是一名混血孩子,她有“密黄色的皮肤、褐色的短发、长长的睫毛”。然而,恋爱不久,安娜贝尔染上斑疹不幸去世。
突然中断的爱情,使得青春期的亨伯特,笼罩在了恋人早夭的心理阴影之下。从此,不论年龄如何增长,亨伯特心仪的对象,始终都是:“9到14岁的少女”。
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恋童癖”,亨伯特开始借助参观少管所、孤儿院和去公园闲逛的机会,暗中窥伺那些嬉戏玩耍的少女们,并暗中期望她们:“永远在我四周玩耍,不要长大。”
成年后的亨伯特成了教授、社会精英,他为了遮掩癖好,娶了医生之女——瓦莱丽亚为妻。而亨伯特之所以选择这名,至少大自己三四岁的妻子。是因为她善于模仿小女孩的神态,瓦莱丽亚微笑时双颊的酒窝、生气时撅起的嘴角、走路时蹦蹦跳跳的活泼,都无一不在吸引着亨伯特,这时的亨伯特,25岁。
在新婚之夜,举行完简短的仪式之后,亨伯特还特意让妻子穿上,他从孤儿院的内衣橱偷出的小女孩睡衣。继续自己的美梦。不过,现实很快地揭穿了一切,亨伯特还是发现自己照顾的并不是一个“苍白的流浪的小女孩”,而是一个成熟女人的事实,两人感情最终破裂。
37岁时,继承了舅舅遗产的亨伯特,来到英国一个小镇度假疗养,并被介绍着住进了寡妇夏洛特家中。刚看到夏洛特家,又脏又破的小灰楼时,亨伯特本想给司机一些小费,打算尽快离开。
然而,当在花园里,看到夏洛特12岁的女儿洛丽塔的那一刻,亨伯特的心里便涌起了一片蓝色的海浪,他内心惊叹道:“同样娇弱的、密黄色的肩膀,同样柔软光滑、坦露的脊背,同样的一头栗色头发。”让亨伯特在洛丽塔身上,放佛看到了初恋女友安娜贝尔的影子。
于是,亨伯特留了下来。而身为母亲的夏洛特对着一切并不知情,一心沉浸在对这位欧洲绅士的爱慕之中,并鼓起勇气让女佣给亨伯特送了一封求婚信件,并让亨伯特做出选择:“如果你愿意跟我结婚,并且做我女儿的父亲,那么你就留下来;如果你不愿意,请你立刻搬走。”
亨伯特为了获取继续与洛丽塔相处的机会,接受了夏洛特的求婚,成为了洛丽塔的继父。为了获取心灵的满足,他从窗户暗中窥伺花园玩耍的少女洛丽塔、故意制造机会从洛丽塔身旁走过,还暗中亲吻洛丽塔的长发,像长辈一样时不时的搂她一下,并将这些,小心翼翼地记录在了日记本上。
偶然间,夏洛特发现了丈夫的日记,得知了一切的真相。歇斯底里的她连写三封亲笔信,控告丈夫的罪行,说要带女儿逃走。然而,在寄信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去世。
而成为洛丽塔继父的亨伯特,理所应当的占有对洛丽塔的监护权。
心中的邪恶,驱使着他带走了洛丽塔。最终,亨伯特在一家名叫“着魔的猎人”的旅馆第一次占有了洛丽塔,自此,他就像是着魔的猎人一样看守着自己的猎物。
白天,两人以父女的身份,沿着美国旅行,夜晚,亨伯特则带着洛丽塔寄宿不同的汽车旅馆,以下药、把她送去感化院、言语侮辱、洗脑,给零花钱、美丽的衣服和好吃的食物等手段,威逼利诱的控制着洛丽塔,满足自己的私欲。洛丽塔甚至一度爱上了这个男人。
但随着年纪的长大,洛丽塔开始讨厌这位继父,并逐渐认识到:“即使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现在这种处境好。”
于是,洛丽塔开始将亨伯特给的钱想方设法地藏起来,积累现金。亨伯特禁止她所有正常的交际活动,她就想办法借助听课、演出和求助老师等机会,与年龄相当的男孩子交往,结交见到的陌生人。并在第二次长途旅行中,寻机逃跑,最终脱离了亨伯特的掌控。
最终,亨伯特锒铛入狱,在狱中写下了自述《洛丽塔》,在这本书中,亨伯特向天下诏告自己是个罪人。面对洛丽塔时他却格外强调:“她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亨伯特像着魔的猎人一样看守着自己的猎物,最终在欲望之火的燃烧中,甘心在诱惑中堕落,退化成毫无理性的野兽。
洛丽塔则在逃亡之后,先后与剧作家奎尔蒂和现任丈夫结婚,在这期间,洛丽塔学会抽烟,品行堕落,并最终死于难产。男女主人公迎来双向毁灭。
造成这场彻头彻尾悲剧的根源,与其说是亨伯特对洛丽塔的偏爱,不如说是亨伯特内心没有被满足的偏执。亨伯特的爱对于洛丽塔而言,只是一厢情愿。在亨伯特眼中这段故事是《洛丽塔》,而在洛丽塔视角下,这段故事却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本来在25岁那年,迎娶瓦莱丽亚后的亨伯特,有过一次改写人生的机会。但是他偏执于“9岁到14岁的少女”,偏执于密黄色的肌肤、褐色的短发,他偏执于重现海边场景。最终,爱上了12岁的少女洛丽塔,娶了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这时的亨伯特,已经37岁,但他的爱情心理年龄,永远停驻在了少年。
正如,作者纳博科夫所说:“时间是一座环形监狱,人们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通向未来,只能困在当下。”在亨伯特看来,美好的情爱模式就只有那段十四岁懵懂的恋爱。所以在看到洛丽塔时,他情不自禁地低语:“太美了”。
这种偏执的心理,不仅让亨伯特犯下了种种不符合道德、不符合伦理的举动,最终走上了一条没有结果的道路。同时也为亨伯特的人生命运,埋下了悲惨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