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银河护卫队》在剧情上对漫威电影版的整体故事体系来说,重要性在哪?
关于《银河护卫队》在漫威整个电影世界中的地位和意义,著名美漫评论家 Multivac 老师在最新这期《虹膜》专栏「海国图志」中也提到了,我摘录一小段:
选择科幻片这种类型,对于MCU来说有很重要的开疆拓土的意义。漫威把背景设定在外层空间的漫画称为「宇宙系」(cosmic),随着《银河护卫队》的成功,整个宇宙系的电影世界就可以铺开来了,许多新的故事线都可以引入电影宇宙(MCU)中,包括克里星等外星种族、新星(诺瓦)军团等,甚至包括「秘密入侵」的可能性。
事实上,这个想法早在拍摄《复仇者联盟》时就已出现,漫威让观众窥见了更大的宇宙的一个角落。按照漫威全宇宙一盘棋的思路,「第二阶段」先推出《银河护卫队》,而不是顺理成章地推出《蚁人》和《怪奇博士》,正是因为《银河护卫队》有强烈的科幻色彩,而且剧情上较为独立——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复仇者联盟」为核心,各条线索逐渐聚拢来,最终讲述复仇者联盟的形成;那么「第二阶段」的任务,则是由「银河护卫队」扩展开去,构筑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此外,「第二阶段」还埋下了一条新的主线:无限宝石。
无限宝石拥有极其强大的能力,在最初的设定中,它们被称为灵魂宝石,后来则明确被赋予时间、空间、灵魂、现实、力量、心灵这六种属性。它们可以装备在「无限手套」上,给予佩戴者全知全能、操控时空、扭曲现实的力量。因此,这些宝石成了强大势力觊觎的对象。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装备甚至控制它的,若是本身不够强大,甚至可能被它的力量摧毁。
现在电影中也引入了无限宝石的概念,但和漫画不同的是,它们虽然名为宝石,但并不都是宝石的大小和形态。目前已经出现在电影宇宙里的无限宝石包括:
宇宙魔方(《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等)——空间之石
以太(《雷神2》)——暂时不明
源球(《银河护卫队》)——力量之石
《银河护卫队》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为「第三阶段」的发展预留了充分的空间——它明确告诉我们目前无限宝石只出现了一半,说明接下来必然还会有多部电影以宝石为核心展开:至少《怪奇博士》得占一个宝石吧?而且漫画里英雄自己因为无限宝石折腾的事儿多了,包括「光照会」那种比反派还狠的精英英雄组织,大概等到「第四阶段」、「第五阶段」的时候也能指望一下。
不过,漫威旗下的宇宙系英雄有很多,比银河护卫队更有名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要选择观众并不熟悉的他们呢?要知道,一般没看过漫画的观众还有机会听说过美国队长、绿巨人什么的,但就算在漫迷里,银河护卫队的读者也真的不多,可谓小众中的小众。
但这种做法对漫威来说不是第一次了。在「第一阶段」,他们选择了钢铁侠来为电影事业开路,而不是用手中最出名的美国队长(当然还有更出名的蜘蛛侠和X战警,但这些角色已经授权给其他电影公司),其实也有投石问路的心思——当时复仇者作为一支战队颇受欢迎,但钢铁侠的单人刊销量并不高。而钢铁侠的电影成功之后,他也借势成为了一线英雄。
漫画中的银河护卫队最初出现在1969年,最初的设定跟现在相差很大,它是一支来自于平行宇宙的31世纪的战队。多年来,它跟美国队长、雷神、复仇者等一线英雄合作过几次,但直到1990年才首次获得自己的连载。它是一支比较正经的队伍,成员除主角外大部分是外星人。但这种在银河里打怪的科幻故事毕竟太小众,漫画在1995年被砍。到了2005—2008年,漫威通过大事件「星际湮灭」(Annihilation)及其续集「征服」,把星爵、德拉克斯、卡摩拉、火箭浣熊、树人、罗南、新星等一批漫威原有的宇宙系角色重新包装,为他们赋予了更加丰富有趣的背景。
于是在大事件结束之后,漫威以这些角色为基础,重新推出了一支新的银河护卫队。设定改为在漫威主世界发生,使其有更多的机会同漫威宇宙产生互动。这支新队伍就没过去那么一本正经了。接着,在《银河护卫队》的影片被纳入「第二阶段」计划之后,漫威于2013年为它推出了新的漫画系列。考虑到人们对这支队伍不熟悉,漫威还特地安排钢铁侠加入了新的系列,让他作为客座明星来带一把,后果就是连累钢铁侠跟那群谐星一块儿插科打诨。
如何购买:
《虹膜》杂志全目录及购买方法介绍
* 利益申报:《虹膜》杂志由我创办